第151章 路线的抉择(2 / 2)

首选切入赛道:以光伏逆变器为核心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理由一(协同性): 光伏逆变器本质上是高功率的电力电子设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这与华创在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等领域积累的电力电子技术有很强的共通性,技术迁移相对容易。

理由二(市场): 光伏市场虽竞争激烈,但逆变器作为核心部件,技术壁垒较高,品牌认可度重要。华创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信誉,有机会撕开市场缺口。

理由三(战略延伸): 以逆变器为支点,可以自然延伸到储能变流器(pcS)和智能充电桩,形成“光伏发电+储能+充电”的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这正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节点,与华创的Ict主业能产生深度协同。

同步跟踪方向: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S)和智能充电网络。

理由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确定性趋势,bS是电池的“大脑”,技术含量高;智能充电网络则涉及通信、支付、运营,是华创的强项。

对于争议较大的风电和基础材料(如电池芯),王钦决定暂不直接介入,而是通过战略投资或合作方式保持跟踪。

路线的抉择,为华创的新能源征程指明了具体的突破口。接下来,便是组建团队、攻克技术、打造产品,将战略蓝图转化为现实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