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集团在王钦的带领下,稳步推进国际化与技术升级,风格沉稳,注重根基。然而,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商场,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浪潮的第二次兴起,一股新的、截然不同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其打法之凶猛、扩张之迅速,令许多传统企业瞠目结舌。
这天,王钦主持召开集团月度经营分析会。各项业务数据总体平稳,海外市场稳步增长,技术研发按计划推进。然而,负责国内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的副总裁周明,在汇报时却眉头紧锁,语气凝重。
“王总,各位同事,有一个情况需要重点汇报。”周明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色彩鲜艳、设计风格非常年轻化的品牌Logo——“炫风科技”,以及其主打的一系列产品:p3播放器、U盘、低端数码相机等。
“这家‘炫风科技’,成立不到两年,但其市场扩张速度极其惊人。”周明指着数据图表,“以p3播放器为例,去年下半年,他们凭借一款定价仅为299元的产品,突然杀入市场,价格比我们同配置的产品低了近30%!通过线上论坛炒作、校园推广、以及疯狂的广告投放,短短半年时间,其市场份额已经从零飙升到15%,严重挤压了我们的中低端产品线!”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议论声。p3播放器是华创消费电子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类,虽然利润率不如企业级产品,但市场规模大,是品牌接触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窗口。
“他们的成本怎么可能做到这么低?”一位高管质疑道,“我们的供应链已经优化到极致了。”
周明点开下一张ppt,上面是“炫风”p3的拆解图和分析:“我们买回了他们的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他们在用料上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偷工减料’。用的是最低等级的闪存芯片,电路设计能省则省,外壳材料廉价,品控标准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关键是,他们的产品在基本功能上确实能用,而且外观设计非常炫酷,迎合年轻人喜好。”
“这完全是牺牲质量和长期口碑来换取短期市场份额的野蛮做法!”另一位负责质量的高管愤慨地说。
“不仅如此,”周明补充道,脸色更加难看,“他们还在疯狂挖人!用高出行业50%甚至翻倍的薪水,从我们这边,也从其他同行那里,挖走了不少营销人员和渠道经理。他们的创始人叫韩斌,非常年轻,据说才二十七八岁,行事风格极其高调,在媒体上公开宣称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制造业’,说我们这些老牌企业‘官僚、臃肿、反应迟钝’。”
ppt上出现了韩斌的照片,一个留着时尚发型、眼神锐利、带着几分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的语录被放大:“慢就是原罪!在这个时代,规模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速度和用户规模!先开枪,后瞄准!”
这种论调,与华创一直秉持的“技术立身、质量为本、稳健经营”的理念格格不入,甚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会议室里分成了两派观点。一派以年轻些的管理人员为主,认为“炫风”的模式代表了新的趋势,华创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学习其灵活性和营销手段,甚至考虑推出类似的价格战产品应对。另一派则以创业元老和传统业务负责人为主,对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深恶痛绝,认为应该坚守质量底线,通过品牌和技术优势竞争。
“王总,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周明焦急地说,“照这个趋势下去,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会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可能会被他们快速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