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衡洋回头看,再爆雷(1 / 2)

晨光尚未洒满天际,衡阳旧城的广场上,已隐约传来车辆启动声与脚步交汇声。昨日离开星城的督查组马不停蹄,凌晨便抵达衡阳,对接地方督办任务。此次外派并非单向监督,而是“交叉互审”机制的首次实操试点。

衡阳广场边那面仿造“问题墙”建起的“整改留痕墙”,昨夜已搭建完毕,一块块留白格板在晨雾中泛出淡光。与星城不同,这里由当地纪检组牵头布置,群众代表名单亦由第三方平台抽签生成,人员名单刚刚张贴,便有早起市民围上来端详。

“你看这上面真挂名了,咱们这回说话有人听了。”一个带着红袖章的老人抬手指着其中一栏,上面赫然写着“污水改管工程”“群众代表:刘红叶”。几位附近的居民激动议论,纷纷翻出手机拍照。

督查组则迅速进入角色。赵青带队前往衡阳经开区的安置房项目,该地曾因“虚假完工验收”被点名通报,此番便是作为“上墙回头看”重点区域。赵青没有寒暄,一到工地便绕至建筑物后侧查看排污井盖与地面标识。

“这道砖缝,原计划是去年六月封顶的。”赵青点出一点瑕疵,让旁边陪同的施工方脸色一变,“但你们填报的是五月三十一日完工。”她掏出平板,对比工程照片:“光线方向显示是傍晚,但报表写的是上午九点,这就对不上。”

当地住建局干部沉默半晌,小声说:“那天正好赶进度,有些照片是临时补拍的。”赵青抬头,语气不高却掷地有声:“补拍能骗系统,但骗不了墙上的签名。”她命陪同单位连夜调取全部施工影像,并通知群众代表明天到场现场复核。

与此同时,星城广场的“绿单滚动屏”已将衡阳的整改项同步上线。省级数据组第一时间接入远程系统,实时同步衡阳问题墙的图像与代表签名。画面中,一名戴眼镜的妇女正在红底单上写字,笔迹稳重,旁边摄影人员标出时间码——08:13:47。

李一凡在八楼会议室盯着这段回放,沉默片刻后开口:“这是一个节点。”他指着屏幕底栏,“以前是我们省里自我整改自我承诺,现在是省对市、市对县、县对点,监督在扩散,压力也在扩散。”

“今天下午三点,把全省15个试点市州‘墙面进度’做个可视化图层,我要看谁的红块最多。”他一边吩咐,一边在纸上画了个简化的折线图。“从问题提交、签名确认,到整改销号,每一步都要留痕,不能靠嘴皮子说清楚。”

而在岳麓山区的小县城灵川,新的动态问题墙也悄然启动。这里的特色,是以“村级小项目大回头”为主题,回查过去三年所有“未披露但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