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教员下沉,全省铺开(1 / 2)

九月的星城,白日余温尚存,夜幕降临时却带着一丝凉意。省政府大楼的灯火依旧彻夜不熄。中央汇报刚过去三天,省委和省政府的节奏反而更紧。大楼八楼的指挥间里,三联屏上显示的不只是岳州、衡山、星城三地的运行曲线,而是全省十四个市州的同步画面。

红点、黄条、绿灯交错闪烁,像一张巨大的脉络图,昭示着制度的血液是否顺畅。李一凡背着手站在屏幕前,神情凝重。他很清楚,真正的考验并非在中央汇报的二十分钟,而是在此后如何把“教员团”的经验压到每一条链路、每一个岗位。

早上八点,省委小会室里座无虚席。赵建国书记开场简短,却掷地有声:“汇报稳了,但中央的点评还在耳边——敢晒红卡,有待深化。深化就是铺开,铺开就得靠人。今天,我们谈的是教员团下沉,如何让全省跑成一个节奏。”他把话筒往前推,示意许宏志先汇报。

组织部长许宏志把一叠名单分发下去,纸页沙沙作响:“首批十六名教员,已经在岳州、衡山、星城试点讲课。群众代表普遍认可,干部反馈虽有压力,但效果明显。我们建议,立刻组建五十人的教员团,分赴各市州轮训。每个教员至少带三名学员,实行‘结对帮带’,三周一考核,一月一复盘。”

王平翻开暗访记录,眉头紧锁:“试点有成效,但也有问题。个别教员讲起红卡经历遮遮掩掩,不敢说细节,只讲流程,缺少真诚。纪委的意见是,教员必须把自己的错摊开讲,群众在场复核,不许粉饰。如果连错都不敢亮,还谈什么带人?”他的话冷冽刺耳,会议室一片寂静。

财政厅长周德兴忍不住插话:“书记、省长,干部轮训频繁,会不会影响正常业务?一些地方财务审批已经人手不足,再派人下去,工作量难以维系。”

李一凡抬眼看他,声音平稳却压得沉:“制度不跑通,业务做得再多也站不住。怕影响,是怕真跑。今天少几天审批,明天换来全省的信誉,这笔账怎么算都合算。”周德兴被堵得哑口无言,只能低下头去。

赵建国见无人再辩,直接定调:“就按组织部和纪委的意见执行。五十人名单今天公布,明天上路。每人带三名学员,群众代表全程监督。月底之前,必须出第一批考核结果。谁跑不动,谁退出。”书记话音落下,桌上的笔尖齐刷刷动了起来,谁都知道,这一次已经没有缓冲余地。

散会之后,李一凡没有立刻回办公室,而是带着陈晓峰去了问题墙。墙面上新贴的承诺复盘栏密密麻麻,签名、时间戳排成三列。

几位群众代表正在填写意见,有人写道:“承诺不能只写‘已完成’,要写清完成到哪一步。”有人写道:“口令背诵要有群众在场,不能自己关起门练。”李一凡看着这些字,心里比任何总结都清楚:群众的笔,比干部的口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