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人事定音,教员前移(2 / 2)

当晚,省委组织部正式挂出公告。十六名“可复制”干部被点名组建“教员团”,名单贴在问题墙旁边。群众代表纷纷驻足,指着那些名字议论:“这个小伙子我见过,讲流程比谁都清楚。”“这位女干部敢当场改文书,没遮掩。”教员团首批任务是带着流程跑到市州去,教的不只是动作,还有那一份敢晒的劲头。

第二天一早,岳州的会场里,第一批教员登台。他们不是说教,而是把自己在暗访时的红卡经历摊开:“那天我迟了两分钟,群众代表盯着秒表,我只能现场认错签字。后来我背下了口令,三分钟内完成。今天教你们,就是少丢一次脸。”台下干部听得神情复杂,既有惭愧,也有警醒。

衡山的口岸大厅,同样的场景上演。年轻教员带着窗口员逐项填写“缺项—影响—时限”,提醒他们:“写‘情况复杂’没用,必须写清谁损失、损失多少、几天补齐。否则群众不会签,系统也不认。”一名干部迟疑着问:“写实了会不会担责太重?”教员反问:“担得起叫责任,担不起叫推诿。今天你怕签,明天群众就怕你。”一句话让全场无声。

星城高新区的机房里,技术教员演示回滚操作。他打开后台日志,指着时间戳说:“这是我那天晚录的十七分钟,当场被卡红。群众代表盯着看,我签了认错。今天我告诉你们,回滚要先锁定,再旁路见证,别想着补录蒙混。蒙混得过群众,蒙不过秒表。”学员们面面相觑,心里暗暗发紧。

舆论很快捕捉到这股风。财经媒体推出专题《干部当教员》,评论写得直白:“潇湘不是只晒群众的秒表,还让干部拿自己的错来教学。敢拿伤口当教材,本身就是勇气。”网友留言热烈:“这样的干部才可信。”有人质疑:“会不会让干部人人自危?”高赞回复却是一句:“怕群众监督的干部,不配留在台上。”

夜幕降临,省政府大楼依旧亮着。问题墙前又多了几行新字:岳州“教员团复盘日常化”;衡山“口令背诵每日一遍”;星城“回滚操作群众在场”。签名、时间戳一行行钉上去,风声比汇报前更紧。

李一凡站在窗前,看着广场上灯光下的问题墙,心里明白:制度跑通靠秒表,人事跑通靠名单。今天的定音,是潇湘真正的第二答卷。他轻声自语:“干部能跑,制度才跑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