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恩师的嘱托(2 / 2)

“有点。”我老实承认,“但更多的是不甘心。”

“不甘心就对了!”周老声音提高了一些,“但别把不甘心写在脸上!要把它埋在心底,化作动力。他们想看你的笑话,你就偏要做出个样子来!青云县穷,底子薄,这是劣势,也是优势。正因为一无所有,你才能甩开膀子,少些掣肘。记住,到了学生,再当先生。你的眼睛,要往下看,多看看田间地头,多听听老百姓的牢骚话。那些坐在办公室里永远听不到的真话,往往就藏在那些牢骚里。”

他走回书桌,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牛皮笔记本,扉页已经磨损发毛。“这个,送给你。”

我双手接过,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有些是钢笔写的,有些是铅笔备注,还有各种符号和箭头。记录的是他早年在地委工作时,下乡调研的所见所闻,处理各种基层矛盾的思路和方法,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当地风土人情的素描。

“这是我年轻时用的,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些土办法,笨办法。你带去,或许有点用。”周老语气平淡,但我能感受到这笔记本的分量。这不仅仅是一本工作笔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在困境中依然要坚持“做事”的信念。

“老师……”我喉咙有些发紧。

“别搞这套。”他摆摆手,打断了我可能出口的感激之言,“还有最后一句,你给我刻在脑子里。”

他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无论何时,守住底线。权力的本质是责任,不是享受。一旦你把持不住,开了口子,就是万丈深渊。我周汝信这辈子,或许在政治上不算成功,但至少,我睡得安稳。**”

“守不住底线,你爬得再高,最终也是镜花水月,爬得高,摔得惨。这话,我以前也跟你说过,但今天,我希望你是真的听进去了。”

我紧紧攥着那本笔记,感受着封面上粗粝的质感,重重点头:“老师,我记住了。”

从周老家出来,夜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让我有些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手中的笔记本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恩师未竟的理想和沉甸甸的嘱托。回头望去,那扇窗户透出的灯光,在我心里,比省府大楼任何一盏华丽的吊灯,都要明亮和温暖。

我知道,前路艰难,但我别无选择,只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