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 2)

同温层食堂 汪彦中 954 字 1个月前

十二月九日的晚餐和次日的早餐,是六名站员休假前的最后两顿饭,朱末决定小心从事。

他明天上午同样要回家。

近两周的休假,又临近圣诞,站员心情好不了,他自己情绪也差,设身处地,很容易理解。

休假前一晚,每个人都食欲不佳。朱末只是把午餐肉捣开重塑成大块,煎了六片肉饼,配小分量的干拌拉面和菜叶,每份再多煎一颗鸡蛋。炸薯条做了一大碗,不费事,因为微型土豆很小,最长的一根薯条也只有八厘米多一点。醋粉加在辣酱粉里煮成酸辣酱。

香味和分量都已尽量达到合适要求,但是员工并不享受。走到“天文学家”身边时,现已习惯朱末这么做的“天文学家”已不会驱赶对方;只是今晚,他脸上少见地显示出表情—愤怒的神色。

“天文学家”无视端到面前的肉排薯条套餐,持续反复翻阅手里的一摞打印稿。

朱末看到封面格式,像是学术论文,题目冗长。“天文学家”脸上出现些微的嘲笑神情。“看得懂吗?”他问。

“看不懂。”朱末回答。虽然他早已背得出这篇论文的题目,但仍旧如往常一般回答对方。

对方也照例表示出对他的失望和不屑。

“看不懂就出去,我要核对观测数据了。”“天文学家”说完,打开餐盒,开始蘸酸辣酱吃薯条。

“乔总”今晚吃饭时间不在生活舱,也很异常。五分钟后,朱末才等到他回来。

照例把今晚的菜谱配方抄写完毕后,“乔总”坐在稿纸堆里不说话,薯条也不吃。朱末催他趁热把肉饼吃了,并问他今年冬天休假准备带什么设计回去。

“乔总”那半边的生活舱舷窗上,挂着历年带回家的设计稿,到今天已经攒下了十一份。他把最新画好的一份拿来展示给朱末看。那是一种多功能显示屏设备,长方形,厚半厘米,四个侧面各配备两处插口,可以随意插上各种外设的连接线。

不出意外,又是这种所谓的“创造发明”。

他在发愁:“小师傅,你说它这名字该取什么好?”

朱末催促他吃薯条,顺便想到一个答案。“就叫土豆平板电脑吧,怎么样?”

“庸俗无聊,毫无美感和诗意呀。”

“乔总”摸着自己的胡子,边说边躺在稿纸堆上;半分钟后他又起身,背上手臂上粘起十来页稿纸。他把朱末起的名字记在纸上,叠起来放进裤子口袋。脸上表情略微有些放松。

到了B站,音乐声被调到最大。朱末用纸巾塞住耳朵,把套餐送上去。回收“光头”的旧餐盒时正好碰上换歌,他这才发现“光头”今天播的是单曲循环。

头一回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