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废寝忘食的攻坚,厚厚的德文资料终于被初步啃了下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逐渐在项目组每个人心中清晰起来。而就在这时,厂里传来消息:德方派遣的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即将抵达!
消息传来,项目组内刚刚松懈一点的神经立刻又紧绷起来。光是啃资料就如此艰难,要和真正的外国专家面对面交流,现场安装调试,那得是多大的挑战?尤其是语言问题,成了横在众人面前最大的拦路虎。
厂里倒是配了一名翻译,是外语学院德语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口语不错,但一到技术术语就抓瞎,经常需要连比画带猜。
关键时刻,陈凡苦学不辍的外语再次展现了巨大的价值。
专家团队抵达那天,厂里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为首的专家代表赫尔曼工程师是个严肃认真的德国老头,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尝试进行技术交流,厂里的翻译磕磕巴巴,急得满头大汗,很多专业词汇根本无法准确转换。
“……TheterfacebeeenthePLdthehydraulicservovalverequiresarecise…eh…Stro-Sannungs-Kennlie…oh,sorry,current-voltagecharacteristic…”赫尔曼努力想表达清楚。
翻译卡壳了:“PLC和液压伺服阀之间的接口需要一个精确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他翻译得自己都没底气。
在场的中方技术人员听得云里雾里。
这时,陈凡走上前一步,用清晰而略显生硬、但发音准确的德语接口道:“Entschuldigung,HerrHerann.MeenSiedieKennliefürdieAnsteuerungdesServoventils?AlsodieBeziehungisSteuerstrouil?ffnung?”(抱歉,赫尔曼先生。您是指伺服阀的控制特性曲线吗?即控制电流与阀门开度之间的关系?)
赫尔曼工程师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脸上瞬间露出惊喜的表情!在这异国他乡,居然听到有人用德语准确地理解并复述了他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