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螺丝壳里做道场,存量市场做增量(加更求月票!)(2 / 2)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1995 字 5天前

他似笑非笑地开口,目光在人群中一扫,果然捕捉到襄城伯李守琦一闪而过的尴尬,和保定侯梁定勋脸上瞬间绷紧的窘迫。

「不必四处找关系了。」朱由检说完顿了顿,又继续道,「你们二人,各上一道京营整顿的经世公文来给朕看看。哪个更好,朕便用哪个。」

李守琦和梁定勋齐齐起身,心中五味杂陈,却只能肃然领命:「臣,遵旨。」

朱由检又环视在场其余勋贵:「你们之中,若有想领京营之事的,也可一同上文,十一月一日前为限。」

「朕只以文章优劣选人,不看过往之事、也不看爵位高低。」

此言一出,勋贵们顿时骚动起来,不少人眼中都燃起了灼热的火焰。

——此乃谎言。

真正的增量,要等到蒸汽机,对外征伐,推动海贸等事落地才能真正为大明带来增量0

在这之前,再怎么清帐田亩、再怎么反贪,其实都是存量市场的利益再分配而已。

但哪怕是存量市场,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有增量的。

拿走一些人的东西,给予另一些人就是了。

所以保定侯梁定勋,不管他这份经世公文写得如何,都注定是要失去总督京营这个职位了。

因为勋贵这里,能让他朱由检分配的蛋糕实在太少了,京营已经是最大的一个了。

梁定勋不下去,其他勋贵怎么起来?!

朱由检接著说道:「其三,便是散骑舍人之事了。此事,便交由定国公领头来做。」

定国公徐希皋闻言起身。

「选取两京各地公、侯、伯爵子弟之中,十五岁以上者。」

「能骑射走马,可过武举标准,有意走兵事者,为武舍人;能作经世之文,有意革汰时弊者,上一文来,为文舍人。」

「朕会一一亲自考较,取其勇武或经世才能,再酌情入勇卫营或秘书处听用。」

「人数不做限制,只看优劣来选。」

此言一出,勋贵们无不喜上眉梢,左顾右盼,交换著兴奋的眼神。

定国公徐希皋更是直接俯身领命。

这不只是一个职位,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将他们重新纳入权力核心的信号!

尤其是秘书处,那可是如今朝堂上一顶一炙手可热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意味著勋贵的事权往外试探著迈开了一小步。

虽然现在的秘书处只是审一审经世公文,但以后呢?

正德之豹房,嘉靖之直庐,就在眼前,谁人猜不到秘书处往后的职权膨胀?

文臣那边,则明显有些不安,几位言官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却都明智地无人开口。

皇帝开口选取散骑舍人,乃是自家家事,又是选用勋贵子弟,用什么理由来挡?

不管用什么理由,都像是离间君臣亲信。

最令人他们忌讳的反而是秘书处这个地方。

但皇帝也没说直接就入选,照理还是要考较经世公文。

英国公之子张之极例子在前,要说此事,却还是要找找角度的。

更关键的是,这位皇帝,说了便会听吗?

朱由检察觉到了文臣的不安,但没有关系,他还有最后一著。

权势的增量啊,不仅仅是在不同人之间可以调换。

在不同的时空之中也可以调换。

承诺往后的权势,也是一种增量供给。

朱由检继续开口,抛出了今日的第四件事。

「其四,乃是府军前卫之事。」

「国朝过往定制,府军前卫选取幼军,以作太子亲军。」

「然如今府军前卫空额埋汰,几近于无。这事,便由英国公领了。

'

「定制十五岁以下,十岁以上者。」

「选取发育良好,初习武艺、能通文墨者,重立府军前卫。」

「于各地勋贵世系之中选取三百人,文臣子弟中选取三百人,九边将官子弟之中选取三百人,各地卫所之中选取三百人,过往战死将官子弟中选取三百人。凑够千五之数,重立此军!」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太子!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所有人心中炸响。

这已经不是利益的交换,而是一个明确无比的政治承诺!

一个关于国朝未来的承诺!

这位皇帝,是在用这种方式,向文武勋贵做下一任权势交接的承诺.

虽然——这位新君眼下是一个儿子都无。

但他总会有儿子的吧?!

这个信号,比任何封赏都来得更有分量!

英国公张惟贤神情肃穆,撩袍跪倒,郑重叩首:「老臣——领旨!」

朱由检抬了抬手,待他起身后,才补充道:「府军前卫之事不用著急,所设之额乃是上限,非是短期定制。」

「此事乃是未雨绸缪之举。选人务必重质不重量,慢慢来就好。」

「臣,明白。」张惟贤拱手应道,声音沉稳。

朱由检点点头,目光从勋贵们的脸上扫过,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最后才转向全场。

「新政诸事,以修齐治平之说,从内而外次第而行。」

「京师、北直隶虽然重要,却也不是说明年真的放任天下不管。」

「只是北直隶以外诸事,从慢、从缓、不如北直隶如此猛烈便是。」

「所以,接下来要谈的,便是其余诸事。」

朱由检将手一点,终于到了今日会议中的最后两个环节。

—九边、财税之事!

「兵部左侍郎霍维华,说说你那边的进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