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糯米烧麦(1 / 2)

第094章 糯米烧麦

因着那日比试完后还有知府府上的邀约, 苏禾安和姜仲英又在宋府住了几日。其间怕梁玉英担忧,苏禾安还特意拜托宋玉乔找了带了口信,如此又耽搁了四日, 总算是能回中江县了。

姜仲英直接回了她与姜季英合租的那间小屋,苏禾安则是在街市上买了些时令鲜果, 又买了些藕节和胡萝卜,这才回了食肆:“府城那酒楼原本的牌匾已经下了,按齐东家的意思,咱们自己弄了牌匾挂上去便成。”

“我跟着他一起去看过了, 那酒楼有两层楼高,一楼是大堂, 二楼有四间包房,大堂能放下十五六张桌子,光线也不错。隔壁还有一栋小一些的酒楼,大堂比咱们食肆大一圈,二楼只有两间屋子, 齐老板也一并给我们了, 咱们到时候可以住隔壁那酒楼的二楼。”

苏禾安口中隔壁的酒楼指的系统奖励的那栋,因着还是初级酒楼, 不算太宽敞,胜在位置好, 日照也足。

“两栋酒楼具体怎么安排我有些想法, 但还没完全定下来, 这两日咱们一起再计划计划,里头要用的餐具、厨具、要寻木匠打造的桌椅板凳之类的我都与宋夫人谈好了, 她那边有合适的木工。”

“我算了算咱们手上的余钱,在留一年的租子之外, 也还有余钱把酒楼装点得好看些。这搬到府城之后,我可能就要做那些富贵人家的生意了——我是说大酒楼这边,另一边还是可以继续做盒饭。”这大半年靠着去府城做宴席以及嚼月轩的分红,苏禾安可是攒了不少银钱。

“一开始多投入些,攒攒口碑。”苏禾安这几日在府城也没什么事情,便逛了逛府城的几间大酒楼,装修这件事情当真不能马虎了,她想着,若是能再找顾飞藿写几幅字挂在墙上便好了。

至于程婉如,他们已经许久未曾见过了,她之前写的那幅《梅子》,苏禾安还是打算就留在苏梁食肆里。

“你决定便是,你们是去了知府府上做吃食?”梁玉英接过苏禾安背着的大包裹,又取了一张干净的湿棉布帮她擦了擦脸,“我听宋小娘子派来的人说,你们这趟很是顺利,拿下了比试的一甲,又从齐东家那拿到了去知府府上做宴席的邀约。”

苏苗安站在桌边,双手撑着脸,一脸兴奋地问道:“知府府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听班主说,他曾经跟着他的师父去过知府府上,寒冬腊月了还开着各式各样的花,黄的白的红的,很是热闹呢。还说知府家有个特别会煮羊肉的大厨,做出来的羊肉鲜美却不腥膻。不过我觉得,肯定没有阿姐做得好,不然知府也不会请阿姐去做菜了。”

苏禾安抽中发间的桃花簪,将发髻拆了,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她一边回答,一边活动了一番筋骨,只觉得整个人都松快了不少:“一个一个来,我们是拿下了一甲,我和齐东家商量了一番,因着我是打算先准备些时日,等到中秋再开始营业的,如今离中秋尚且还有大半个月,他答应咱们这段时间无需支付租子。”

“他倒是个好心肠的,但天下没有白吃的馅饼,他可有什么要求?”梁玉英拿了把梳子,一下一下地梳着苏禾安披散下来的长发,“苗安,去把热水给你姐姐烧上。”

“要我与他交流厨艺,我教了他怎么处理猪肚,他正练着呢。”

苏苗安则是满脸好奇地望着苏禾安:“马上就去,阿姐,你能不能先给我讲讲知府府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苏禾安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还不如宋三娘家富丽,只是知府府上的怪石和翠竹颇有意趣,比起宋老板所求的风雅,更有一番自得的风流。”

“那他们真的种了很多花吗?”

“自然是有的,顾知府府上的兰花开得极好。”

“知府府上居然姓顾?倒是和小顾算是本家。”

听着梁玉英提起顾飞藿,苏禾安的脸色瞬间一变,犹豫了好一会儿,方才压低了声线,凑到梁玉英的耳边道:“这个顾,我甚至怀疑就是顾兄的顾。”

“啊?”梁玉英一时没反应过来苏禾安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当是苏禾安音量压得太低,自己没听清楚,“禾安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本来已经去给苏禾安烧热水的苏苗安听着这边的动静,忙又抱着水桶折返回来,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苏禾安:“怎么了阿姐?”她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

“在去知府府上之前,我曾向齐东家打听过知府府上的消息。我本意是想问问知府是何方人士,根据他们的家乡调整一番菜品的口味。”苏禾安拍了拍梁玉英的手背,示意她不用再一直给自己梳头了,左右再过一阵就得洗了。

“结果齐东家告诉我,知府是从京城来的,而且还是去年才调任来的府城,”见苏苗安懵懵懂懂地点着头,苏禾安补充道,“所以这位知府与你班主说的那位自然是不同的。”

“那与小顾又有什么关系,府城中也有不少人都是从京城来的吧?”梁玉英迟疑道。

“阿娘且听我讲完。齐东家告诉我,顾知府从京城来府城的路上遭了意外,与自家幼子走丢了。世上走丢的孩子也不少,但毕竟又是京城来的,又是姓顾,我总觉得不太对劲,便央着齐东家又打听了一番。”

“他不愿与我说那么多,只说顾夫人在那之后大受打击,上我上门做菜的时候千万不要提起这些。”

听苏禾安说到这,梁玉英心里一紧:“你没有提吧?”

复又看着苏禾安好生生地站在自己身前,觉得自己是多虑了:“还好你好好回来了,那日宋小娘子派来的人来之前,我见你一直没回来,担心得不行……都想自己往府城去了。”

她摆摆手:“不提这些了,那你是怎么觉得此顾就是彼顾的?”

“我见到了顾夫人。”苏禾安也不会对着梁玉英卖关子,只让梁玉英和苏苗安别往外嚷嚷便是,“顾兄与顾夫人的眉眼生得极其相似,你们只要见过,便能明白我是如何一眼认定的。”

即使因为生活的折磨,那双漂亮的杏眼边已经爬满了细细的皱纹,依旧能看出二人之间的相似。

“但毕竟人有相似,我也怕是我先入为主了,便又想法子找顾知府府上的下人打听了一番,多的也没打听出来,只是知道了他是去年春日的时候走丢的,如今十六岁……这都与顾兄能对上。”

“对了,我还打听出来,这位顾知府府上走丢的幼子名为顾子衍,这倒是和顾兄相去甚远。但我记得,他曾经告诉过我,飞藿二字是他自己从书上寻来的,并非是他原本的名字。”

苏苗安在旁边听得都有些呆了,这听上去比师父说的那些话本子还要离奇又巧合:“可是……”

“那便是你也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苏苗安说不明白的疑惑,梁玉英能问明白。

苏禾安点点头:“这也是我方才犹豫要不要讲出来的原因……一切都是我自己猜测的,我怕这其实都是我听了些有的没的的消息,自己臆想出来的,若是就这么告诉顾兄,到头来又不是,会不会让他空欢喜一场?”

“阿娘,我该怎么办呢?”苏禾安在现代的时候就不擅处理这类事情,她的世界里除了厨艺便只有揣摩食客的口味,这样复杂的事情,她想不明白。

梁玉英又哪里遇上过这样的事情,看着苏禾安满脸纠结与担忧的样子,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反倒是边上的苏苗安,歪着头道:“为何不原原本本的把所有事情都告诉顾家哥哥呢?”

梁玉英赞同道:“我本是想说你能不能编个故事的……苗安这个想法倒是更好一些,你直接把府城里听到的、见到的事情都说给他听,记住,不要加任何你的猜测或是评判。”

苏禾安抿了抿下唇:“好。”

“禾安,我也没读过书,在有你之前生意也做得普普通通,不懂多少大道理,但我觉得在我们想不明白、做不明白的事情上,我们也许可以试试坦诚。”

“没有任何添油加醋的坦诚?”苏禾安小声道。

“嗯,我觉得你妹妹这个法子不错,暂时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式去告诉小顾了,不如交由他自己去判断。”

苏禾安代入了一番自己,若是在现代的时候,她的朋友知道了她父母的消息,她想要朋友怎么做?

“阿娘和苗安说得有道理,等明日顾兄来了之后,我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

“那我先去梳洗一番。”

“好,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些,要不要吃肉沫炒饭?或者肉丝面?”

“都成,阿娘做什么趁手便做什么,正巧我也试试阿娘的手艺。”

梁玉英笑道:“你去了府城比试,难不成我也要比试?”

“对了阿娘,你帮我泡些糯米,明日朝食我要用。你起的时候若是我还在睡,你就直接把糯米上锅蒸着。”苏禾安交代完梁玉英,正准备端了热水去清洗一番身上的灰尘,却忽然听到了系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