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安抿了抿嘴:“虽说来者是客,但我想着,你一个人在大堂里坐着也没什么意思,不如也做上那么一两个菜,廿八的时候你把要的食材告诉我,我去街市上备好。”
“这两日便得备齐全了。”梁玉英道,“禾安没注意到?今日许多菜摊肉铺都没开张呢。”
“这倒也是,那不如今日午食过后,送走了蒋同知和蒋夫人,咱们便去把年货都买了?”想着自己去府城赚的那一大笔银子,苏禾安很是兴奋。
“也成,正巧今日食肆不营业。”
“对了,顾兄除夕那日可否帮我们写些对联和福字?”既然说起年货,苏禾安便想起了春联的事情。
“自然是可以的,当初苏老板招我做帮工,不就是看中了我这一手字?”
苏禾安笑了笑:“你做活也做得不错,今日的虾剥得挺快的。”
“东家教得好。”
-
离了苏梁食肆,蒋同知和蒋夫人先是寻了个成衣铺子,买了两身粗布短袄,又回客栈换上之后,才往东市那边去了。
打听一番,蒋同知是又急又气:“你说这人,做事怎么这般荒唐?我听知府提起的时候,也知道他是个拎不清的,但……但……!”
蒋同知不善骂人,憋了半天,也只憋出几声荒唐,蒋夫人在边上看着,拍了拍他的背道:“老爷不也说了,总归也就是这个春天的事情了。”
“你之前在食肆的时候可听到了,这人的夫人的侄子,竟然当街纵马碾死了人,还毫发无伤!”蒋同知想起方才在食肆听苏禾安说起的自家与梁毅父子的恩怨,便特意寻了人套话,这苏老板说的,竟然是半点没作假。
蒋夫人叹道:“苏老板也是个命苦的。”
“这中江县里,像她这样的苦命人还不知有多少,就先前我们试探的那些小商户,被他们家人直接、间接欺压过的怕是有十之七八,我回去便要禀了知府,不可再拖到春天了。”蒋同知怒气冲冲,恨不得马上便回府城府衙去。
“先把午食用了再说,顺道再问问苏老板,可还有什么细节。”蒋夫人知晓蒋同知一旦气性上来了,便盘不清楚事情,柔声安慰道。
蒋同知长呼一口气:“我知道夫人的意思,罢了,本也是让车夫午食之后再来接我们回去的,先回食肆去。”
一进食肆,便闻到一股咸甜交织的味道,蒋同知定睛看向桌面,上面赫然摆着一盘酱色的肉丝。
白色的瓷盘中间是深褐色的肉丝,外头一圈则是围着米白色的春饼、乳白色的豆皮以及白绿相间的葱丝。
蒋同知惊喜道:“这莫不是京酱肉丝?”
蒋同知进京赶考的时候不止一次听同窗说起过这道菜,却因为各种原因,无缘尝得这道宫中流传出来的佳肴,却没想到今日在这中江县的小食肆里倒是吃到了。
他忽然想起,前两日夫人从宋家宴会归家后说的。
“这厨娘也许是什么御厨后人,她会做好些宫廷膳食,且处理得丝毫不差那几家大酒楼得主厨。”
今日朝食那道烩面味道不错,但也只不过是市井吃食,他便只当夫人是在与他开玩笑。
今日一见,这厨娘难道真有这般来历?如此还是只能被梁县令欺压,更何论其他人,一番细想,蒋同知更是恨不得这梁县令明日就倒台。
“蒋同知好眼力,这正是京酱肉丝。”苏禾安正带着食肆众人将剩下的五个菜都端了出来,她手中的,便是那道颇费刀工的白玉珍珠。
蒸透之后的虾仁成了肉粉色,恰好给苏禾安镂空的梅花上了色。
萝卜本身洁白如玉,这一朵淡粉色的梅花可以算得上是点睛之笔。
蒋夫人一见这菜,眼睛便亮了:“这是什么菜?”
苏禾安答道:“夫人,这是腊雪缀瑶瑰。”
一开始,苏禾安本是想直接用白玉珍珠这个名字的,对于萝卜酿虾仁来说,这四个字雅致又写意,再好不过。
只是她突发奇想雕花之后,这菜整体来看便不再是莹白如玉了,她正纠结着呢,顾飞藿便送了她这句诗。
“千林腊雪缀瑶瑰。①”
比白玉珍珠更适合了不少。
蒋同知听着苏禾安念的菜名:“苏老板不仅于厨艺上颇有天赋,还甚有才思啊。”
“这名字是顾兄起的。”苏禾安将菜放下,看向另一侧的顾飞藿。
“这是苏老板的兄长?你们姓氏不同,莫不是表兄?”蒋夫人好奇地问道。
顾飞藿抢在苏禾安之前道:“某只不过是苏梁食肆的帮工。”
蒋同知略微颔首,问道:“读过书?”
“读过一些。”
“怎么来食肆做帮工了?”
“苏老板给的银钱多。”
“倒是个实诚的。”
蒋夫人道:“我听宋三说,你还给食肆的饮子写过诗?”
“写着玩的。”
见顾飞藿不欲多说,眼前的菜又着实香气诱人,蒋同知与蒋夫人也不再多问:“那咱们便先吃着了?如此丰盛,蒋某谢过苏老板了。”
苏禾安莞尔道:“蒋大人来得及时,救食肆于水火之中,是禾安该先谢过蒋同知。”
“一码归一码,对了,午食之后,你再细细与我讲讲那事的缘由经过。”
见着蒋同知关切的眼神,苏禾安便知道他方才去外头定是得了不少消息,梁家父子说不定根本等不到春暖花开了,想到这里,她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蒋同知一进食肆便看中了京酱肉丝,是以他的第一筷子,自然是伸向了这道菜,看着边上围着的一圈食材:“苏老板,是用春饼或者豆皮将肉丝包起来吃吗?再搭配几根葱丝?”
苏禾安颔首,取了一张春饼,先往上面夹了一筷子酱香浓郁、油润红亮的肉丝,又补了几根微微辛辣的葱丝,接着,便把春饼皮卷了起来。
桌边的其余几人也学着她的动作,自己动手做着“肉卷”。
苏禾安本还想自己是不是得给蒋同知还有蒋夫人包上,哪知他们动作比梁玉英还快。
美食当前,哪有什么高官显贵。
一入口,先是口感柔韧的春饼,接着便是鲜嫩多汁、甜中带咸的猪肉丝,再接着,又是生葱那不容忽视的辛辣味,面香、酱香、肉香、葱香,几种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蒋同知中意京酱肉丝,蒋夫人则是一早便看上了那道“腊雪缀瑶瑰”。
圆润的白色丸子,入口才知道,原来就是萝卜。
她先是就这么尝了一个,萝卜没有丝毫土腥气,反而因为吸收了虾仁里的鲜味,格外香醇多汁,至于里面的虾泥,吃起来还有些颗粒感,滑嫩劲道、鲜到掉眉。
宋三说的鱼丸,大概就是这种滋味?不,鱼丸定然没有这个虾丸好吃。
这道菜旁边还配了一碟酸辣味的蘸水,蒋夫人不算食得辣,只略微蘸了一点:“这蘸水的滋味极好,比那日牡丹鱼片的蒜蓉辣酱还要开胃些,里头的醋恰到好处。”
既能开胃,又不会酸得牙疼。
“我也喜欢这个虾!阿姐,过年也要吃虾!”
“过年的虾苗安自己做好不好?”
“哈?”
蒋同知夹起一块鱼片:“要我说这鱼片也不错,外脆里软,酸酸甜甜的,吃着颇有意思。往常吃的鱼都是味道重的,之前听夫人说起苏老板做的那福满鱼跃是酸甜味的,我还在想,这为何能压住鱼腥味。”
“今日一见,倒是我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