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温泉行宫里,雾气缭绕,仙气飘飘,简直像进了天宫仙境。
乾熙帝坐在澹泊敬诚殿,翻看着太子送过来的奏折。
奏折的内容是关于“正本清源司’的行动,还有那个“栋梁之材培养计划”。
看着看着,乾熙帝嘴角一撇,露出一丝我就知道的嘲讽表情。
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这话说的,果然没错儿。
那帮年轻的进士们又是罢朝,又是叩阙,闹得沸沸扬扬,足够热闹,可是结果呢?
被太子三下五除二就给收拾得妥妥帖帖。
一个个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可一看到邸报上的部分通报,立马就怂了,人心也散了。
最终的罢朝,慢慢成了一场闹剧,甚至是笑话。
乾熙帝看着最后那几个坚决不上朝的名单,大笔一挥:“按规矩办。”
所谓按规矩办,说白了就是把这几个倒霉蛋革职,卷铺盖滚蛋!
而且,如果是因为这等事儿被炒,那就是永不叙用,这辈子都别想再回来了。
批完这个奏折,他朝着站在一旁伺候的梁九功一抬下巴道:“把申行世带过来。”
梁九功对乾熙帝的命令,向来是唯命是从。
此时的他,一看主子脸色不明,更不敢怠慢。
没两分钟,就把一脸憔悴的申行世给拎到了乾熙帝的面前。
“梁九功留下,其他人都退下。”乾熙帝朝着四周吩咐道。
伺候在四周的宫女太监,一个个乖乖地离开。
在皇宫里混,想要活得久,就得学会不该听的当聋子,不该问的装哑巴。
知道的秘密越多,死得就越快。
等澹泊敬诚殿只剩下他们三个人,乾熙帝这才朝着跪地的申行世道:“申行世,你胆子不小啊!”
“竟敢煽动大臣罢朝?”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这种行为,就算把你挫骨扬灰都算轻的,也是便宜你了!”
申行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磕头如捣蒜:“皇上,臣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朝廷,为了这万里江山,为了皇上您啊!”
“官绅乃是天下之根本!”
“官绅稳则天下安,官绅不稳则山摇地动!”
“为了那么一点税赋,搞得天下官绅人心惶惶,这不是为了朝廷,这是动摇朝廷的根基啊!”
“陛下,臣……臣是因为见不到陛下,不能当面劝谏,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听着申行世的辩解,乾熙帝冷笑一声道:“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申大人!那你告诉我,清平楼的《岳飞传》好听吗?”
申行世浑身一哆嗦——
他没想到,自己最大的秘密,乾熙帝居然也知道!
他脑子转得飞快,知道这个节骨眼儿上,说错一句就彻底没命了,赶紧一脸正气地道:
“陛下,心忧天下者,并不只是申行世一个。”
“想要改变这场乱政的,也不止是申行世一个。”
“我等聚集在一起,为的就是不让官绅一体缴纳税赋这种乱政推行下去,免得酿成大祸啊!”
“还请陛下明鉴!”
乾熙帝看他嘴硬得像石头,冷冷地道:“你揣着那点儿小心思,以为朕不知道么?”
“别整天张嘴闭嘴把仁义道德挂嘴边,你不配!”
“今日朕给你一次机会,你老老实实地把一切交代了,朕可以饶你不死。”
“要不然的话,朕诛你九族!”
申行世吓得腿一软,一咬牙,把三皇子也扯了进来:“陛下,臣和三皇子殿下是有些结交,但是我们的目的,却只是不想让太子爷这般乱搞下去。”
“至于其他的,臣绝对没有想过。”
“臣之所以和三皇子结交,是因为臣觉得太子太过急功近利,虽胸怀天下,但是手段太过酷烈。”
“老子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
“太子爷这么搞,就像把好好的一锅菜放在烈火上烹煮。”
“稍微不慎,那就是隋炀之祸!”
“还请陛下明鉴!”
乾熙帝听到这话,先是一阵愤怒,不过随即,就被气笑了:
“你觉得太子像隋炀帝?”
话说到这里,申行世不可能再退,干脆豁出去了:“陛下,太子爷做的事情,在臣看来,和隋炀帝差不了太多。”
“他修建快速通道,虽然交通是方便了,可是这要浪费多少民力?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隋炀帝当年的大运河,出发点也是好的,可是最终结果呢?”
“还有,他现在弄的官绅一体缴纳税赋,就是得罪全天下的官绅,隋炀帝当年也是为了破开关中门阀的钳制,才失去了天下的支持……”
“至于太子爷联合奥斯曼帝国攻灭罗刹国的计划,以后要实施的话,不就是现在的三征高丽吗?”
“臣完全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这才联合一群一心为了朝廷的同僚,采取了罢朝的手段,目的是劝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