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帝听得又好气又好笑:“太子现在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之大计?”
“隋炀帝的大运河是强征民夫,可是太子的快速通道,那是付了工钱的!”
“不但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还弄了一条能够让朝廷增加很多便利和税赋的金路。”
“这能一样吗?”
申行世还在强词夺理:“现在有陛下看着,太子爷自然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但是,万一哪天没有了陛下的监督,太子爷很有可能就要在天下推行他的快速通道。”
“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乾熙帝看着一副我真的是为朝廷担心的申行世,哼了一声道:“你将太子牵强附会比拟隋炀帝,为的就是给自己和允止结交找理由。”
“既然你死不改悔,那就不用改了。”
“梁九功,把他带下去吧。”
梁九功一直低着头,就好像不存在一般。
对于这位申行世的话,他好像半句都没有听到。
在乾熙帝吩咐的瞬间,梁九功立马就对申行世道:“申大人,请跟我来吧。”
申行世朝着乾熙帝看了一眼,知道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皇上了。
临走前还悲壮地喊:“不管陛下信不信,臣全都是为了这个天下!”
“所谓周公畏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太子太过聪慧,不是社稷之福啊!”
乾熙帝看着一副我都是为了朝廷的申行世,一句话也没有说。
等申行世被人带走,他这才朝着梁九功问道:“申行世被带来之前,步军统领衙门可审问过他?”
“陛下,隆科多在把人送来之前,曾经去请示过太子,太子说不用审理,直接送到温泉行宫听凭陛下发落。”
梁九功对此事很清楚,他赶忙轻声地说道。
乾熙帝点了点头,没有立即说话,而梁九功此时,也不敢有丝毫的动弹。
他猜不出乾熙帝现在想什么,所以此时的他,非常老实,生恐自己一个动作,让乾熙帝误会了自己。
就在梁九功小心翼翼地装木头人时,乾熙帝突然道:“你觉得太子未来,会变成隋炀帝那样吗?”
听到这话,梁九功的额头上的汗忽地一下冒出来了。
他心里不由得大骂申行世一万遍,你自己作死也就罢了,还要拉我下水!
如果其他人问梁九功这种问题,梁九功绝对是两个大嘴巴直接抽过去。
可是现在,他面对的是乾熙帝。
梁九功在脑子疯狂运转之中,赶紧拍马屁道:“陛下,奴婢觉得,陛下您春秋鼎盛,万寿无疆!”
“咱们这江山,有陛下您这定海神针在,无论什么时候,咱朝廷都是风平浪静、福寿绵长!”
梁九功这话说得乾熙帝心里很是受用。
因为梁九功不但拍了乾熙帝的马屁,同时也给乾熙帝讲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您还年轻,只要您活的时间足够长,太子就算有想法,也翻不起什么事情。
而等您百年之后,太子的年龄也就大了!
一个四五十的太子,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了。
乾熙帝品味着梁九功的话,笑了笑道:“这个申行世,明明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还说得如此的冠冕堂皇。”
“还挑拨天家的父子之情,实在可恶。”
“你……你去告诉允止,让他处理申行世的事情!”
本来,乾熙帝想要太子处理此事,但是他转念一想,还是交给三皇子吧。
这样不但保全了三皇子的面子,也算是给了三皇子一个警告!
梁九功心领神会,答应一声,就不再多言。
乾熙帝叹口气道:“儿子多了,都是债啊!”
对于这话,梁九功假装没听到。
就在君臣二人相对无言,气氛有点尴尬的时候,魏朝捧着一份奏折飞奔而来。
看到魏朝这样子,梁九功刚准备喝斥他没规矩,魏朝已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发抖:“陛下,山东八百里加急奏报——泰山地震了!”
说话间,魏朝就将奏折直接递给了乾熙帝。
乾熙帝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就是一变。
对于乾熙帝来说,这些年,他见过的灾情多了去了。
按说,这地震也算不了个啥。
可问题是,这次地震的地方不对!
这可是东岳泰山啊!
历代皇帝封禅的地方。
还是祭祀上天的圣地。
这里地震,让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天的警示!
历代皇朝,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按照惯例,皇帝都要下“罪己诏”的!
这让乾熙帝的脸色,顿时无比的难看。
今日第二更来了,各位大佬,求支持,求票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