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之的指尖悬在“星穹幻境”的神经接入舱启动键上,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三天前那个女孩的父亲——男人攥着诊断书的指节泛白,“医生说我女儿的认知紊乱,是因为在游戏里待了七十二小时,把虚拟的‘永生部落’当成了真的。”
启动键亮起幽蓝的光,像极了游戏里那片能吞噬现实感知的“忘忧海”。作为黄浦市网信办新成立的“虚拟伦理监管组”组长,林砚之今天要做的,是带着最新研发的“伦理探针”,潜入这款日活超千万的VR游戏核心场景,找出那些被玩家举报却始终无法定位的“精神诱导内容”。
神经接驳的瞬间,失重感裹着刺鼻的消毒水味涌来——这不是游戏设定的“星穹港”开场,而是玩家“小羽”记忆里的医院病房。林砚之立刻明白,这是“星穹幻境”最争议的“记忆映射”功能,能将玩家现实记忆转化为游戏场景。可当她转头看到墙上的电子钟显示“2073年6月18日”,心脏猛地一沉——这是小羽跳楼的日子。
“姐姐,你也觉得这里比现实好吗?”穿病号服的少女突然出现在身后,手里攥着一朵虚拟生成的白菊。林砚之按了按耳后的伦理探针,屏幕上立刻跳出“风险提示:场景关联现实负面事件,存在情感操控倾向”。她刚要开口,场景突然切换成火海,小羽的哭声混着系统提示音响起:“只有完成‘献祭仪式’,才能让你妈妈从火里出来哦。”
探针的警报声在脑海里炸开,林砚之猛地摘下接入设备,额头上全是冷汗。监管组的技术顾问陈默立刻递过报告:“组长,刚才检测到游戏后台向小羽推送了十条‘亲情绑定’任务,每条都关联着她母亲病逝的现实创伤。”
办公室的门被撞开,“星穹幻境”运营方天启科技的法务总监张弛闯了进来,西装上还沾着咖啡渍:“林组长,你们不能随便暂停服务器!我们的用户协议里写得很清楚,玩家自愿授权使用记忆数据。”
林砚之把伦理探针拍在桌上,屏幕上的风险数据刺眼:“自愿?你们在用户注册时用三十页的法律条文隐藏‘记忆映射可能引发心理创伤’的提示,这叫自愿?昨天还有个玩家因为在游戏里反复经历父亲车祸的场景,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张弛的脸色变了变,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我们愿意赔偿那些玩家,也会修改用户协议。但‘星穹幻境’有三千万玩家,暂停运营每天损失上百万,你们得考虑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林砚之指着窗外的电子屏,上面正播放着家长抗议天启科技的新闻,“当VR游戏开始利用人的痛苦牟利,当技术变成精神操控的工具,这才是最大的社会影响。”她顿了顿,把一份《虚拟现实游戏伦理监管草案》推过去,“三天内,要么你们主动下架违规内容,接受第三方伦理评估;要么我们依据《黄浦市数字伦理条例》,强制关停游戏。”
张弛走后,陈默叹了口气:“组长,天启科技背后有资本撑腰,之前好几次监管都被压了下来。这次他们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