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集:《地下水开采的伦理配额机制》(1 / 2)

地下之殇与重生

暮春的风裹挟着沙尘掠过青川县,林野站在县政府大楼的天台,望着远处农田里龟裂的土地,眉头紧锁。作为新上任的县水利局局长,他接手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烂摊子——青川县地下水超采已持续十年,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郊区域,每年下沉幅度超过10厘米,部分村庄的水井早已干涸,村民只能靠政府派车送水度日。

“林局,这是上个月的地下水监测报告。”科员小赵拿着一份文件匆匆走来,声音带着焦虑,“城郊化工园区的那几家企业,上个月又超采了12万立方米,咱们划定的季度开采额度,他们半个月就用完了。”

林野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化工园区”几个字,指尖发凉。青川县的化工、印染企业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也是地下水开采的“吞水巨兽”。过去为了经济发展,历任领导对企业超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恶果显现:城区多栋老楼出现墙体裂缝,农田灌溉用水告急,甚至有村民反映,自家院子里的井,去年还能抽上来水,今年只能挖到岩层。

“走,去化工园区看看。”林野将报告塞进公文包,快步下楼。

化工园区位于青川县东部,远远就能看到高耸的烟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药剂味。林野直奔园区内最大的企业——青川化工有限公司,刚进大门,就被保安拦了下来。“林局?我们王总正在开会,要不您先在会客室等会儿?”保安脸上堆着笑,语气却带着一丝阻拦。

“不等,我现在就要见他。”林野语气强硬,径直往里走。办公室里,总经理王海涛正对着电话那头大声说着什么,看到林野进来,他愣了一下,匆匆挂了电话:“林局大驾光临,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王总,你们公司上个月的地下水开采量,超了多少心里清楚吧?”林野没绕圈子,将监测报告拍在桌上,“现在全县都在缺水,村民连生活用水都紧张,你们还在超额抽水,合适吗?”

王海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林局,不是我们想超采,你也知道,化工生产离不开水。要是按县里定的额度来,我们生产线得停一半,到时候不仅员工工资发不出来,县里的税收也得少一大块。”

“税收重要,还是老百姓的生计重要?”林野反问,“现在城郊已经出现地面沉降,再这么下去,你们的厂房早晚也得受影响。”

王海涛沉默了片刻,语气软了下来:“林局,我知道缺水是大问题,但我们也没办法。要不这样,我们再多交点水费,您通融一下?”

“不是交水费的事。”林野摇了摇头,“现在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靠罚款、补缴水费,治标不治本。”

从化工园区出来,林野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企业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强行限制开采,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但放任不管,青川县的生态只会越来越糟。回到水利局,他立刻召集科室负责人开会,提出要制定一套严格的地下水开采规则。

“林局,制定规则容易,执行难啊。”水资源管理科的老张叹了口气,“之前也试过限制企业开采量,但企业要么偷偷打井,要么找关系说情,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次不一样,我们要建立一套‘伦理开采规则’,不仅有配额,还要有配套的监管和补偿机制。”林野顿了顿,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按区域水资源储量划定年度开采配额,居民生活用水优先保障;其次,高耗水企业必须削减30%的开采量,谁都不能例外;另外,所有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生态修复费,这笔钱专门用于地下水补给;最后,在超采区禁止新增开采井, existg wells that exceed the standard t also be sealed.”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林野的提议。过了一会儿,小赵开口:“林局,削减30%的开采量,企业肯定会反对,到时候县里的压力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