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开始榨油和打算(2 / 2)

江奔宇接过水,拧开军用水壶的盖子喝了一口,清凉的水流过喉咙,缓解了几分燥热。他指了指眼前的简易棚子,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现在榨油是没问题,但这棚子太简陋了。你看这顶,就用塑料布和几根旧木梁搭着,风一吹就晃;柱子还是临时用树干撑的,里面都空了半截。等到了夏季,台风一来,这棚顶肯定顶不住,到时候机器淋了雨,电路受潮短路,麻烦就大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敲了敲旁边的树干柱子,树干发出沉闷的声响,显然不够结实。何虎一听,立刻拍着胸脯说道:“老大,放心吧!这事交给我!我现在就去叫上村里的几个壮劳力,找些砖头和水泥来,把四周的墙砌起来,柱子也换成水泥的,棚顶再铺一层青瓦,保证台风来也吹不动!”

何虎性子最是干脆,说干就干,话音刚落,就撸了撸袖子,转身朝着村里的建材堆快步走去,那劲头像是生怕晚了一步,棚子下一秒就会被风吹倒似的。

江奔宇看着何虎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转头看向覃龙:“虎子还是这么急脾气。对了,刚才我听村民说,镇上的榨油厂不给豆渣?”

覃龙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衣角:“可不是嘛!老大,你是没去过镇上的榨油厂,他们那规矩多着呢。一般都是三斤花生仁换一斤花生油,不管你榨多少,都是按这个比例兑换,根本不给你看榨油的过程,你把花生仁交上去,就只能在外面等着,等他们喊你拿油。豆渣更是想都别想,说是他们的‘副产品’,要留着自己处理。”

“具体怎么换的?”江奔宇追问了一句,他得把镇上的规矩摸清楚,才能制定出更有吸引力的方案。

“比如你挑90斤花生仁过去,他们直接给你30斤油,花生仁榨完剩下的豆渣,全被他们留下了。”覃龙举了个例子,语气里带着不满,“有一次我表哥去榨油,想多要一点豆渣喂鸡,那掌柜的直接翻了脸,说‘我们这不是慈善堂,想要豆渣?加钱!一斤豆渣七分钱!’气得我表哥再也没去过。”

江奔宇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镇上的榨油厂这么霸道。他沉默了一下,心里盘算起来:豆渣虽然是榨油剩下的“废料”,但却是很好的饲料,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都用得上。而且,把豆渣退给村民,不仅能让村民得实惠,还能吸引更多人来村里榨油,一举两得。

想清楚后,江奔宇抬头对覃龙说道:“这样,咱们也按三斤花生仁兑换一斤花生油来算,带壳花生的话,就两斤半兑换一斤花生米——毕竟剥壳也费功夫。不过,咱们跟镇上不一样,榨完油之后,退回一半的豆渣给村民。”

“老大,你说的是真的?”覃龙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退回一半豆渣?这要是传出去,周围公社的人肯定都往咱们这跑!镇上的榨油厂可从来没这么大方过!”

“这是自然。”江奔宇笑了笑,眼神里带着笃定,“你现在就去写几十份公告,用大红纸写,字写大一点,把兑换比例、现榨现取、退豆渣这三件事写清楚。然后安排几个人,去附近的红星公社、东风公社、向阳公社贴起来,公社门口、集市入口、村口的大树上,都贴几张,越显眼越好。另外,让暗中手底下各村各公社的联络员相互转告,最好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咱们古乡村开了榨油坊,不仅兑换公道,还能拿回豆渣!”

“好嘞!老大,我这就去办!”覃龙高兴得搓了搓手,转身就要走,又被江奔宇叫住了。

“等等,公告里别忘了写上咱们的地址和榨油时间,就说每天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随到随榨,不用排队等大半天!”江奔宇补充道,这些细节虽然小,但却是村民最关心的。

“放心吧老大,忘不了!我这就去村里找会计要大红纸,让他帮忙写!”覃龙应了一声,快步离去,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不少,像是踩在云朵上似的。

一旁的孙涛看着两人说完,忍不住凑了上来,他今年刚二十岁,是几个人里最年轻的,性子也最活泼。他挠了挠头,眼睛里满是好奇:“宇哥,你这又是贴公告,又是退豆渣的,肯定有什么长远打算吧?不只是开个榨油坊这么简单吧?”

江奔宇看了孙涛一眼,这小子年纪不大,但脑子转得快,平时观察也细致,上次村里搞养殖,他还提出了不少好点子。江奔宇笑了笑,说道:“能有什么打算?先把这榨油坊的副业做起来再说。你以为现在村民愿意入股榨油坊,是真的相信这生意能赚钱吗?大多是碍于情面,或者是知道我之前搞打猎赚了点钱,想试着抓个机会。要是这榨油坊做不好,后面再想搞其他副业,谁还会信我?”

孙涛点了点头,他也明白这个道理。村里入股的钱大多是村民们省吃俭用攒下来的,要是亏了,不仅江奔宇的名声会受影响,村民们的生活也会雪上加霜。他犹豫了一下,搓了搓手,带着一丝恳求的语气说道:“老大,那后面的副业……可不可以带我一个?我保证好好干,绝不拖后腿!我力气大,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做!”

江奔宇看着他急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当然可以,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榨油坊先稳住,把名声打出去。其他的事,等过了这阵忙乱期再说。”

“那宇哥,能不能先透个底?大概是什么副业啊?”孙涛心里痒痒的,就像有只小猫在挠似的,实在忍不住想知道答案。他凑得更近了些,压低了声音,像是在打听什么秘密。

江奔宇看了看周围,覃龙去贴公告了,何虎去安排砌墙了,周围都是村里的人,没什么外人。他也压低了声音,说道:“这里都是自己人,跟你们说说也无妨。你看,花生壳、花生豆渣,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废料,但在咱们眼里都是宝贝——花生壳可以粉碎了掺在饲料里,豆渣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都能当主食。更不用说,后面咱们还可以开个豆腐厂,用豆渣做豆腐,口感细嫩,肯定好卖;或者开个饲料厂,把这些‘废料’加工成颗粒饲料,卖给周围的养殖户,这都是赚钱的路子。”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了些,语气也严肃了几分:“不过现在这环境,做什么都得小心。这榨油坊,其实也是在试探上面的态度。要是做得太急,步子迈得太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摔个大跟斗,到时候别说赚钱了,能不能保住现在的局面都难说。咱们得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

覃龙刚才走得急,没走多远就想起忘了问公告的格式,正好折回来,听到了江奔宇的话。他走到江奔宇身边,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老大,想得真周到!还是您考虑得长远,我们都没想到这一层。”

孙涛也恍然大悟,连忙说道:“不愧是宇哥,一步能想十步!我刚才还以为只是简单开个榨油坊呢,原来您早就把后面的路都规划好了!跟着您干,肯定有奔头!”

江奔宇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他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渐渐西斜,橘红色的余晖洒在棚子上,给塑料布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颜色。

棚子里的榨油还在继续,村民们的笑声、机器的运转声、油流的哗啦啦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

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油香和泥土的气息,让人心里踏实。

“好了,不说这些了。”江奔宇收回目光,对覃龙说道,“你等会儿去找老村长,让他帮忙安排几个工作人员,负责榨油坊的日常运营。记住,这些岗位都是有工资的,按上班天数发,多劳多得,不能让大家白干活。”

覃龙连忙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和一支铅笔,准备记录:“好的老大,那需要多少个人?具体负责什么岗位?工资怎么算?”

江奔宇掰着手指,一条条算道:“首先,过秤员得一个,负责给村民带来的原料和榨好的成品油称重,这个岗位要细心,不能出错;然后是脱壳员,专门给带壳花生脱壳,一个人够了;炒货员,负责炒菜籽、花生,得找个有经验的,比如老周就不错;投料员,往榨油机里添料,要眼疾手快,一个人;装油员,把榨好的油装进村民带来的容器里,要小心别洒了,一个人;打包员,把豆渣装袋,交给村民,一个人;再加上一个记录文员,负责登记每天的榨油量、原料量、村民信息,方便后续核对;一个财务,管钱和算工资,这个岗位要可靠;最后再来一个保洁员,负责棚子里的清洁,比如扫扫地上的菜籽壳、擦擦机器上的油污。这么算下来,最少要9个人。”

他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你跟老村长说,工资按天算,做一天有一天的钱,保底每个月15块钱。这个工资在咱们这不算低了,镇上的工人一个月也就30块钱左右,咱们这包吃,还不用来回跑,足够养家糊口了。另外,打包员、记录文员、保洁员这三个岗位,让李村长推荐村里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来做,比如村西头的刘婶,她男人走得早,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有东头的老王,腿不好,干不了重活,这些岗位相对轻松,正好帮衬他们一把。”

“财务这个岗位,就让许琪来担任。”江奔宇补充道,“她之前负责算出油率,细心可靠,账记得清楚,管钱我放心。其余的五个岗位,就让同村的伙伴们来竞争,谁做得好就用谁,择优录取。记得跟没选上的人说清楚,不用着急,后面还有其他副业要搞,有的是机会,让大家安心。”

覃龙听得仔细,手里的铅笔在小本子上飞快地写着,字迹虽然潦草,但每条都记了下来。记完之后,他抬起头,坚定地说道:“老大,您放心,我这就去找李村长,把这些事都安排妥当!保证每个岗位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让您操心!”

说完,覃龙把小本子揣回口袋,紧紧攥了攥拳头,快步朝着老村长家的方向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朝着希望的方向延伸。

江奔宇站在原地,看着棚子里忙碌的村民,看着流淌的金黄油液,看着远处何虎带着人搬砖头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会有波折,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下去,总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风从棚子外吹进来,带着油香和泥土的气息,拂过他的脸颊。他看着眼前这充满烟火气的景象,看着村民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古乡村的榨油坊,就像这刚榨出来的油一样,带着新鲜的活力,正在缓缓开启属于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