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废品回收站淘零件(2 / 2)

两人走到院子里,孙涛打开了一辆蓝色的卡车,车身上印着“三乡农机站”的字样,车斗里还放着几样维修工具。江奔宇连忙把自行车扛起来,扔到车厢里,又找了根绳子把自行车绑好,免得路上晃荡。“好了,上车!”孙涛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江奔宇也连忙坐上副驾驶。

卡车发动起来,“轰隆”一声,缓缓驶出农机站的大门。街上的阳光还是很明媚,透过车窗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孙涛握着方向盘,笑着说:“宇哥,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偷摸开我爸的拖拉机吗?那时候吓得脸都白了,还说再也不开了。”

江奔宇也笑了,这事他听说过,那时候他才十来岁,孙涛的爸爸是村里的拖拉机手,孙涛趁他不注意,偷偷把拖拉机开到了田埂上,结果差点撞到电线杆,被孙涛爸爸狠狠揍了一顿。“那时候小,不懂事,现在让我开我都不想开了,累人啊!。”孙涛说着,指了指路边的糖画摊子,“你看,那摊子还在,小时候我总吵着要买龙形的糖画,结果每次都咬不动。”

江奔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笑着说:“可不是嘛,那老师傅的手艺到现在还是那么好。等忙完了,我请你吃糖画,再去镇上的小饭馆吃碗米粉,加个卤蛋。”

“行啊,正好我也饿了。”江奔宇摸了摸肚子,早上只吃了碗粥,现在都快十二点半了,确实有点饿。

卡车驶出镇子,往郊外的方向开去。路边的景色渐渐变了,从热闹的街道变成了成片的农田,远处的山越来越近,青绿色的竹林在风里摇曳。孙涛说:“回收站就在前面的山脚下,以前是个矿山,后来矿山停了,就改成了废旧物资回收站。”

又开了约莫二十分钟,江奔宇就看到了前面的铁门——那是一扇巨大的铁门,上面锈迹斑斑,刷着“三乡废旧物资再利用中心”的红色字样,门口有个岗亭,里面坐着个穿保安服的人。孙涛把车停在岗亭前,降下车窗,笑着说:“张哥,新年好啊!我是农机站的孙涛,找老王有点事。”

岗亭里的人探出头,看了看孙涛,又看了看江奔宇,点了点头:“老王在里面呢,进去吧,注意安全,里面东西多。”说完,就按下了旁边的按钮,铁门缓缓打开。

卡车驶进门内,江奔宇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里面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废旧设备,拖拉机的外壳、收割机的轮胎、榨油机的机身……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机油的味道。远处有几个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在拆解一台旧拖拉机,“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得很远。

“老王!老王!”孙涛把车停在空地上,跳下车,朝着不远处的一个棚子喊了一声。

一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中年男人从棚子里探出头,看到孙涛,笑着走了过来:“涛子,新年好啊!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

“王哥,新年好!”孙涛迎上去,指了指江奔宇,“这是我发小江奔宇,他们村里的榨油机坏了,想来你这儿淘点零件。”

老王看向江奔宇,笑着点了点头:“你好你好,来找榨油机零件是吧?正好,前几天刚收了一批旧农机,里面好像有几台榨油机,我带你们去看看。”

江奔宇连忙道谢:“谢谢王哥,麻烦你了。”,顺手递过去一包烟。

“客气啥,都是熟人。”老王摆了摆手,转身带路,“跟我来,就在那边的棚子里,那几台榨油机还没拆呢。”

三人穿过堆积如山的废旧设备,脚下的路坑坑洼洼,时不时要绕开地上的零件。江奔宇仔细看着周围的设备,有很多都是他没见过的老机器,有些机身都锈得不成样子了,但还是能看出当年的模样。“这些机器都是从哪儿收来的?”他忍不住问道。

“各个村子和镇上的农机站都有,有些是坏得修不好的,有些是更新换代换下来的。”老王边走边说,“其实很多机器只是零件坏了,机身还是好的,拆下来的零件修修还能用,扔了可惜,所以我们就收回来,等着有人来淘。”

说话间,就到了一个大棚子前。棚子里果然放着几台旧榨油机,有的机身完好,有的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老王指着最里面的一台说:“那台是上个月从邻村收来的,型号跟你们村的应该差不多,你们看看能不能找到能用的零件。”

江奔宇和孙涛连忙走过去,蹲下身仔细查看。这台榨油机确实和村里的那台很像,机身也是深褐色的铸铁,虽然蒙着一层灰,但能看出保存得还不错。江奔宇伸手擦了擦机身,露出整的!“涛子,你看这个齿轮!”他兴奋地喊道。

孙涛凑过来一看,眼睛也亮了:“这个齿轮没问题!跟断了的那个型号一样!”他又检查了一下其他零件,皮带轮、轴承,都还能用,甚至外壳也只是有点划痕,没有变形。“王哥,这台机器的齿轮、皮带轮和轴承我们都要,还有这个外壳,能不能拆下来给我们?放心,我们按照规矩买。”孙涛问道。

老王看了看,点了点头:“行,我按个成本价出售给你们,这些零件都没问题,你们拆吧。不过得小心点,别把其他零件弄坏了。”他说着,从旁边的工具架上拿了扳手和螺丝刀递过来。

江奔宇和孙涛连忙接过工具,开始拆零件。江奔宇负责拆齿轮,孙涛负责拆皮带轮和轴承,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拆下来了。齿轮沉甸甸的,江奔宇抱在怀里,心里踏实得很——有了这些零件,村里的榨油机肯定能修好。

拆外壳的时候有点麻烦,外壳用螺丝固定得很紧,孙涛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螺丝拧下来。老王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搭把手,帮他们递工具。“你们村里的榨油机有很多年不用了吧?”老王问道。

“快十年了,以前是村里凑钱买的,家家户户都靠它榨油。”江奔宇一边擦着齿轮上的灰,一边说,“现在买新的太贵了,村里也凑不出那么多钱,所以只能来淘旧零件修修。”

老王叹了口气:“现在农村不容易啊,这些老机器虽然旧,但耐用,只要零件能配上,再用个几年没问题。我这儿还有不少农机零件,以后要是需要,再来找我。”

“谢谢王哥,以后肯定常来麻烦你。”江奔宇连忙道谢。

拆完零件,三人一起把零件搬到卡车上。齿轮和轴承都很重,江奔宇和孙涛一起抬,额头上都冒出了汗,虽然天气冷,但干活的时候倒不觉得冷了。老王帮他们把零件摆好,免得路上晃动损坏。

“王哥,这些零件多少钱?你说个数。”江奔宇问道。

老王摆了摆手,笑着说:“看在涛子的面子上,这些零件就收你们个成本价,一百块钱吧。”

江奔宇愣了一下,他原本以为至少要几百块,没想到这么便宜。“王哥,这也太便宜了,不行,得多给点。”他说着,就从口袋里掏钱。

“别跟我客气!”老王按住他的手,“这些零件放这儿也是放着,能帮到你们我也高兴。再说了,以后你们村里要是有旧农机要处理,记得给我送过来就行。”

孙涛也说:“宇哥,王哥都这么说了,你就别推辞了,以后多来照顾王哥的生意就行。”

江奔宇只好作罢,把一百块钱递给老王:“谢谢王哥,以后肯定常来。”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老王挥了挥手。

江奔宇和孙涛也跟老王道别,然后坐上卡车,发动车子往回走。卡车驶出回收站,阳光依旧明媚,风还是有点冷,但江奔宇心里暖洋洋的。他看着车厢里的零件,想象着村里的榨油机修好后,村民们高兴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

“涛子,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还不知道去哪儿找零件呢。”江奔宇说道。

“跟我还客气啥,小时候你还帮我背过书包呢。”孙涛笑着说,“等你把榨油机修好,记得请我吃村里的腊味饭,嫂子做的腊味饭可是我的最爱。”

“没问题!到时候让我媳妇多做点,再弄瓶米酒,我们好好喝一杯。”江奔宇笑着说。

卡车驶回镇上,孙涛把车停在农机站门口,两人一起把零件卸下来,搬到江奔宇的自行车上。孙涛找了根粗绳子,把零件牢牢地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又检查了一遍,确保不会掉下来。“好了,这样就没问题了。”他拍了拍手。

江奔宇骑上自行车,试了试,虽然零件有点重,但还能骑。“涛子,我先回村里了,明天我再来找你,咱们一起去修榨油机。”

“行,明天我早点下班,过去帮你。”孙涛点了点头,“路上小心点,慢点开。”

“知道了!”江奔宇挥了挥手,骑着自行车往村里的方向驶去。

中午的阳光渐渐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自行车“咔嗒咔嗒”地响着,后座的零件随着车身晃动,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是在唱一首欢快的歌。江奔宇骑得很稳,风吹在脸上,虽然有点冷,但他心里充满了希望——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村里的榨油机重新运转起来,闻到了茶籽油的清香,看到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

岭南的正月,暖阳正好,风也温柔,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