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年味还像村口老榕树上挂着的红灯笼似的,沉甸甸地缀在空气里。
中午十二点的太阳正悬在头顶,金晃晃的光洒下来,把田埂上的露水晒得冒起细白的水汽,可风一吹,还是带着股沁骨的凉——毕竟是早春,哪怕晒着太阳,手往口袋外一伸,还是能冻得指尖发红。
江奔宇踩着自行车往村西头的榨油坊赶时,围巾被风吹得往脖子后面跑,他腾出一只手把围巾拽回来,指尖触到脸颊,冰凉一片。
远远就看见旧榨油坊门口围了几个村民,都是村里的老人,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他心里咯噔一下,脚下蹬得更急了,自行车的链条“咔嗒咔嗒”响,像是在替他敲着不安的鼓点。
“奔宇来了!”蹲在最前面的村长李志先看见了他,黝黑的脸上挤出个勉强的笑,手上的旱烟杆在鞋底磕了磕,烟灰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江奔宇停下车,支起车撑,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快步走进榨油坊。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茶籽油发霉气息和铁锈的味道扑面而来。那台老式人力榨油机就立在屋子中央,机身变成深褐色的锈铁,原本油光锃亮的外壳如今撞得变了形,右侧的进料口歪扭着,像是被什么重物砸过,露出里面卡住的齿轮——好几片齿牙都断了,断口处锈迹斑斑,还凝着黑乎乎的油污,显然是坏了有些时候了。
江奔宇蹲下身,伸出手指碰了碰那截断齿,冰凉的铸铁隔着薄薄的手套都能让人打个寒颤。他又绕到机器后面,看了看传动的皮带轮,皮带已经松垮垮地垂下来,轮轴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油泥和铁锈,转都转不动。
梁上吊着的一根大横撞木,也掉到地面上了,用来制作花生碎饼的圆形铁筐也不见了。
旁边的族老覃伯走过来,声音里带着点惋惜,“这机器跟着村里荒废快十年了,曾经每年榨油季都靠它,这下可好了,它有机会重回当日的时光……”
江奔宇心里透亮,这机器的破坏程度,别说村里没人能修,就算是镇上的农机师傅,估计也得犯难。断了的齿轮是核心零件,这种老型号的榨油机早就不生产了,配件根本没地方买。可他看着门口那几个老人期盼的眼神,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这台榨油机是村里大动荡年前凑钱买的,家家户户榨油都靠它,后来因为大跃进炼钢铁加上动荡十年,这榨油机直接被拆的拆,砸的砸,所以要是直接说“修不了”,怕是要让老人们寒心。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些:“大家先把这屋子清理出来吧,地上的油渣扫干净,屋顶也收拾一下,坏零件归置到一边,别磕着碰着。至于机器的事,我去镇上农机站问问那些老师傅,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顺便问问维修要什么零件。”
村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好!你去镇上问问,要是能修,村里再凑钱都行!”
覃伯也直起腰,拍了拍胸脯:“这里就交给我了!保证给你收拾得干干净净,等你带好消息回来!”他说着,就转身去找扫帚,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江奔宇又叮嘱了一句“小心点那些断齿轮,别划到手”,然后抓起自行车的车把,快步走了出去。风还是有点冷,他把围巾又紧了紧,跨上自行车,脚一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朝着镇上的方向驶去。
从村里到镇上有一小时的路,现在江奔宇抄的是近道,都是蜿蜒的乡间小路。路两旁是成片的菜地,过冬的青菜绿油油的,叶片上还沾着阳光晒化的露水,亮晶晶的。远处的山是青黛色的,山脚下错落着几户人家,屋顶上飘着袅袅的炊烟,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混着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倒是有几分岭南早春的惬意。江奔宇骑得不快,毕竟是中午,阳光晒在背上暖洋洋的,抵消了不少寒意。他呼出的白气在眼前散开,很快就被风卷走。
路上遇到了同村的王大婶,她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水果,看样子是去镇上走亲戚。“奔宇,这大中午的,骑车去镇上干啥呀?”王大婶笑着打招呼,嗓门洪亮。
“去农机站问问榨油机的事,看看机器还能修不,要是能,就得修修。”江奔宇放慢车速,笑着回话。
“哎哟,那机器有点岁月年头了,可惜啊!拆的拆,砸的砸,都基本破坏完了”王大婶皱了皱眉,又连忙说,“奔宇,你不是在农机站上过班吗?去哪里问问,说不定有办法!”
江奔宇心里一动,想起了,以前的运输站,改革成了现在农机站,依旧是原班人马,只是有些司机被调到县里的运输站了,两人虽然不常见,但关系一直好。他之前只想着找农机站的老师傅,倒忘了孙涛这茬,说不定还真能帮上忙。
“谢大婶提醒,我正打算找农机站呢!”江奔宇挥了挥手,加快车速往前骑。
又走了约莫半个钟头,终于看到了镇上的轮廓。镇口的牌坊上还挂着春节时的红灯笼,有些灯笼的纸已经被风吹破了,耷拉着边角。街上人不多,偶尔有几个骑着自行车的人经过,车把上挂着刚买的菜。路边的小店大多开着门,卖零食的小卖部门口摆着糖画的摊子,一个老师傅正用勺子舀着熔化的糖稀,在青石板上画着十二生肖,引得几个孩子围着看。江奔宇路过时,闻到了糖稀甜丝丝的味道,想起小时候和孙涛偷偷用压岁钱买糖画的日子,嘴角忍不住翘了翘。
农机站在镇东头,是以前的运输站拆分出来的,一栋老旧的红砖房,墙上刷着“农业现代化,助力新农村”的标语,虽然有些褪色,但依旧醒目。院子里停着几辆拖拉机和收割机,车身蒙着一层薄灰,显然是过年期间没怎么用。江奔宇把自行车停在院子门口的树下,锁好车,往门卫室走去。
门卫室里坐着个穿军大衣的老师傅,正围着个炭火盆烤火,手里拿着个搪瓷杯,里面泡着热茶。江奔宇认识他,是农机站的老门卫李大爷。“李大爷,新年好啊!”江奔宇笑着打招呼。
李大爷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会儿,才认出他来:“哟,是奔宇啊!稀客稀客,快进来烤烤火,外面风大。”
江奔宇走进门卫室,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是之前进镇里供销社买的,不算贵,但也是心意,随手往李大爷面前的桌子上一扔:“大爷,您抽根烟暖暖身子。”
李大爷笑着拿起烟,抽出一根点上,吸了一口,眯着眼说:“你这小子,还是这么懂规矩。今天来农机站有事?”
“找孙涛,他今天值班吗?”江奔宇问道。
“值班呢,刚还在院子里转悠,估计回办公室了。你直接去二楼,最里面那间就是他的办公室。”李大爷指了指楼上的方向。
“谢了大爷!”江奔宇说完,就转身往办公楼走去。
办公楼的楼梯是水泥的,台阶上有些磨损,墙面上贴着几张农机维修的图纸,纸都发黄了。江奔宇踩着楼梯往上走,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二楼的走廊很安静,只有几间办公室开着门,里面传来打字机的声音。他走到最里面的办公室门口,刚想抬手敲门,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宇哥!新年好啊!你怎么来了?”
江奔宇转过身,就看见孙涛从走廊另一头走来,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袖口挽着,露出结实的胳膊,脸上还沾着点机油的痕迹,头发有些凌乱,但眼睛亮闪闪的,还是那副机灵样。“涛子!”江奔宇笑着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新年好!我刚去了你家,你爸妈说今天轮到你值班,所以就来这里找你了。”
孙涛挠了挠头,笑着说:“可不是嘛,这几天轮班,得在站上守着。走,进办公室说,外面冷。”他推开门,让江奔宇进去。
办公室不大,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文件柜,柜子上摆着几盆植被,绿油油的,倒是给单调的办公室添了点生气。孙涛给江奔宇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宇哥,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呗,跟我还客气啥。”
江奔宇接过杯子,双手捧着,暖意顺着杯子传到手上,舒服得他叹了口气。他喝了口热水,才把榨油机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就是这么个情况,那机器坏得挺严重,齿轮断了好几个,外壳也变形了,村里的老人都急坏了,毕竟荒废那么久了,现在想修复它,用它来榨油。我想着农机站的老师傅见多识广,所以来问问,看看有没有办法修,或者能不能找到配件。”
孙涛听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他靠在办公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沉思了一会儿。“那台榨油机我有印象,是老型号的,好像是十年前生产的,现在厂家早就不做了,市面上肯定买不到新配件。”他顿了顿,又说,“不过,这事我知道有个门路,但是不能确定行不行。”
江奔宇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往前凑了凑,急切地说:“涛子,你说说看!不管行不行,先试试再说!”
孙涛笑了笑,说:“去废旧回收站淘。离镇上不远,有个废旧物资再利用中心,是国营的,里面堆了好多废旧的农机设备,拖拉机、收割机、榨油机都有,说不定能找到匹配的零件。”
“还有这地方?”江奔宇愣了一下,他在镇上待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回收站还能淘零件。
“怎么没有?”孙涛拍了拍大腿,“那叫资源再利用!只不过那地方不是谁都能进去的,里面的好零件都是内部消化,没有点关系,根本淘不到。我认识里面的老王,以前一起修过农机,他人实在,要是跟他说一声,说不定能让我们进去找找。”
江奔宇心里一阵激动,他站起身,抓住孙涛的胳膊:“那行!你带路!我们现在就过去看看!”
“急啥,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孙涛笑着把杯子递给他,“我跟李大爷打个招呼,然后开站上的卡车过去,你的自行车也能放车厢里,省得你再骑回来。”
江奔宇点点头,把杯里的水一饮而尽。孙涛拿起外套穿上,跟江奔宇一起下楼,去门卫室跟李大爷打了招呼:“李大爷,我跟宇哥出去一趟,找点零件,晚点回来。”
李大爷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