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香里的生计
晨光刚漫过院角的菊丛,柳如氏就系上蓝布围裙,把前一晚晾透的菊花瓣倒进瓷盆。最近她的菊花糕生意越发红火,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在摊子前等,昨天甚至有镇上的杂货铺老板来问,能不能长期供货。正揉着面团,院门外传来轻轻的拍门声,是隔壁的王妇人。
“如氏妹子,忙着呢?”王妇人掀着门帘进来,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眼神里带着些犹豫。柳如氏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手请她坐:“刚准备蒸今天的糕,嫂子有事?”王妇人坐下,手指绞着帕子,小声说:“看你这糕卖得好,我也想做点小生意,可琢磨来琢磨去,不知道做啥合适,想问问你……”
柳如氏闻言,笑着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嫂子别愁,我倒有个主意。你看镇上的针线铺就两家,卖的鞋垫、布鞋样式都老气,你针线活本来就好,不如做这个。鞋垫吸汗耐穿,布鞋舒服,肯定有人买。”王妇人眼睛亮了亮,又很快垂了头:“我也想过,可我做的布鞋样式不好看,怕没人要。”
“这有啥难的?”柳如氏起身去里屋,翻出个木匣子,里面放着她平日里绣花样的纸样,“你看,我这儿有鞋样,还有些简单的花纹,我教你怎么剪、怎么绣,保准好看。”说着就拿起一张鞋样,铺在布上,用粉饼沿着边缘画轮廓:“先把鞋帮剪出来,针脚要密,这样不容易开线。绣花纹的时候,用回针绣,简单又结实,你看这朵小菊花,绣在鞋头,多俏。”
王妇人凑过去仔细看,柳如氏又拿起针线,手把手教她绣针法。指尖穿过布里,细细的线慢慢勾勒出花瓣的形状,王妇人学得认真,不知不觉就到了正午。临走时,柳如氏把鞋样和几块碎布塞给她:“先试着做两双,有啥不懂的随时来问我。”王妇人攥着东西,连声道谢,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接下来几天,王妇人一有空就来柳如氏家请教。有时候柳如氏正忙着蒸糕,她就坐在旁边看,等柳如氏歇口气,再问剪鞋帮的技巧;有时候柳如氏收摊回来,她已经拿着做好的鞋帮在院门口等,眼里满是期待。柳如氏从不嫌麻烦,哪怕自己累了一天,也会仔细帮她挑毛病:“这里的针脚再密点,不然穿久了会松;这朵花的颜色可以再浅点,看着更清爽。”
过了五天,王妇人捧着三双布鞋来敲门,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如氏妹子,你看,我做好了!”柳如氏接过鞋,只见青布面的鞋头上绣着浅粉的菊花,鞋帮针脚整齐,鞋底纳得厚实,忍不住夸道:“嫂子手真巧,这鞋做得比镇上卖的还好!”王妇人被夸得脸红,又有些忐忑:“真能卖出去?”“肯定能!”柳如氏打包票,还帮她把鞋用干净的布包好,“明天你去集市口,那里人多,准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