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因夏府新政而稍显平复、萌发生机的局势,骤然动荡,人心惶惶。
乡民之间不敢交谈,生怕一言不慎,便被扣上“叛J”的帽子。
对于夏府下乡的工作队,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马化隆的公然挑衅,夏军第三军军长李绣成的反应,果决而迅速。
他直接下令,将驻守金鸡堡附近吴忠堡的兵力,从一个象征性的排,紧急增派至一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步兵团。
更北方的灵州、兴庆府城等要地,也各部署一个主力团,形成犄角之势,相互呼应。
同时,工兵部队被派往金鸡堡上游的黄河隘口青铜峡、胡家堡等处,抢筑堡垒,控制水陆要道。
一条严密的军事封锁线,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精准地套向了金鸡堡的脖颈。
一时之间,黄河两岸,风声鹤唳,战云密布。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关头,甘省巡抚马瑞庭站了出来。
这位心怀仁念的辉人官员,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他理解夏府新政的良苦用心,也亲眼见过新政给普通辉人带来的好处。
但他也不忍见家乡再起刀兵,不忍看同胞血流成河。
他深知马化隆在信众中的影响力,一旦开战,必将万千辉人拖入深渊。
他抱着最后一丝期望,决心以同族、J友和巡抚的三重身份,亲赴金鸡堡,做最后的劝说。
马化隆是个聪明人,该能看清大势,明白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或许,凭着自己官身和一片赤诚,能换来对方放下武器,接受条件。
至少,能保住许多人的性命,避免一场浩劫。
同僚与下属纷纷劝阻,说马化隆已是困兽,此行凶多吉少。
马瑞庭只是摇头,交代好公务,仅带着两名随从,便踏入了金鸡堡那高大、戒备森严的堡门。
起初,马化隆还维持着表面的客气,将他迎入堡内。
然而,当马瑞庭诚恳说明来意,详细转述夏府的政策,劝他为数万信众的身家性命着想,放弃抵抗时。
马化隆脸上的最后一点客气,瞬间冰消瓦解。
他猛地抬手指着马瑞庭,因愤怒而扭曲的脸上尽是鄙夷,厉声斥骂道:
“你这个辉人的叛徒!被汉人收买的走狗!你忘了祖宗,背叛了主的教诲!”
所有的沟通,在那一刻彻底断绝。
马瑞庭随即被扣押,成了阶下之囚。
兴庆府的冬日,因马瑞庭的被扣,而显得格外寒冷、漫长。
所有人都明白,和平的最后一丝微光,已然熄灭。
-------------------------------------------------------------------------------------------------------------
(注:本章中马化隆的诸多“骚操作”,都有历史原型可循,并非乌鸦信口开河。
其行事手段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与那位“神王”相比,堪称一时瑜亮,难分伯仲。
只是他时运不济,且基本盘太小,未能像神王那般占据天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写到此处,乌鸦不禁感慨:
操纵人心真是一门绝佳的“生意”。只要胆量够大,路子够野,这门生意的利润空间,可谓永无止境。
太阳底下无新事。只要人类还在思考,这门古老的“生意”,便能生生不息,永续经营。
只是可怜那些被忽悠得脑残之人,但凡多读点历史,稍加研究点ZJ运作方式,也不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