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有反对的声音,但是我拍板了。作为一把手,该拍板的时候,就是要拍板。有很多人就把告状信写到领导那里去了。领导找我谈话。我坚持了我的意见。我是改革的。我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但是,领导只给了我一年时间。一年时间搞不出眉目,我下台。我同意了。改革嘛,哪有不冒风险的。
“我们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人才,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资金。这个集团公司账面上只有发工资的办公经费,没有生产经营用的流动资金。”
王一腾说:“改革和开放是分不开的。改革遇到阻力了,怎么办?我就从开放上想办法。我自己学外语是来不及了。我招了几个学外语的大学生。其中就有你们的季总。
“季总当时在外事部门工作,当翻译。当时,我们公司没有外语人才,我请她做我的翻译。我们接触了几回,我发现她有想法,有干劲,我就把她挖到华艺集团公司来了。什么是人才,有改革开放思想的人就是人才。你们季总就是人才。
“年纪轻轻就提干,进班子,这就是重用人才嘛。我不怕议论,怕议论就用不了人才。没有人才哪儿还会有你们今天工作的华艺国贸公司呢?
“你们季总来了以后,我安排给她的第一件工作,也是唯一一件工作,就是配合我找外资,找有经营百货商场经验的外国投资人。外国投资人的反应很积极。我们最开始选择的一家合作伙伴是日本的百货公司。
“你们季总的日语讲的很好,跟日本方面沟通的很顺畅。我们没日没夜地工作,把引进外资的方案报到上级单位,上级单位又转给商务管理部门,商务管理部门不同意。他们认为百货商场这个业态利润丰厚,经营状况良好,这个业态要保护,不需要引进外资。
“在困难面前,我们有两种态度,一种就是消极接受,另外一种就是主动求变。虽然我们跟日本方面的投资人谈得很好,但如果我们坚持以前的方案,我们就不可能成功获得审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果断放弃了日本合作伙伴,当然我们得到了日本投资人的谅解。我们为了赢得商务管理部门的支持,我们从统战角度出发,找了一家在东南亚有影响的华侨财团,和我们合资建立百货商场。
“这个方案,得到了商务管理部门的批准。不到一年时间,合资百货公司建起来了。我们的外方合作伙伴非常积极,他们聘请了最好的运营团队来管理。在硬件改造上也投入了巨资。我们的百货商场,成为当时北京最高档的百货商场之一。
”到今天,我们的百货商场在北京仍然是第一梯队的。跟外方的合作,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在合作上,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计算蝇头小利,要放权,要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