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连长王勇看着官兵们训练的窘境,忧心忡忡地找海涛:“营长,这高原环境太特殊,要不咱们放慢点节奏?”
海涛却摇了摇头,指着远处连绵的雪山说:“敌人不会等我们适应环境,阅兵时我们练到极致才敢上广场,现在也得把高原作战的短板补到极致!”
他当即调整训练方案,将“循序渐进”与“实战标准”结合:每天清晨组织低强度有氧训练,帮助官兵逐步适应高原气候。
把战术训练与抗高反技巧结合,让战士们在匍匐、冲锋时掌握呼吸节奏。
针对新装备“怕冷”问题,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给设备加装保温套、优化电池低温启动程序,还创新出“分时供电、交替使用”的战术,确保作战时装备不掉链。
一次高原生存训练中,官兵们被分成多个小组,在无补给、无后援的情况下,要在雪山深处完成三天两夜的隐蔽侦察任务。
海涛亲自带队,与战士们一起啃压缩饼干、喝融化的雪水,夜里就蜷缩在背风的岩石下取暖。
新兵张杰实在撑不住,哭着说想家,海涛把自己的保温毯递给他,轻声说:“张杰,想想我们阅兵时的誓言,守护的就是身后的家。现在多吃点苦,将来才能在战场上守住国土、护住亲人。”
就在生存训练即将结束时,上级突然下达紧急命令。
“边境某山口出现不明武装人员非法越界,要求海涛营迅速前往处置,务必确保边境安全。”
接到命令时,官兵们刚从雪山深处撤出,个个面带疲惫,不少人还带着冻伤,但没人有丝毫犹豫。
海涛迅速集结部队,制定“隐蔽接敌、警告驱离、强制管控”的处置方案。
车队在夜色中向山口疾驰,高原的夜格外寒冷,车窗上结满了冰花,官兵们裹紧作训服,眼神却愈发坚定。
抵达预定地域后,海涛命令无人机升空侦察,很快锁定了非法越界人员的位置——他们正躲在一处废弃的牧民帐篷里,持有武器装备。
“各分队注意,按预定方案行动,保持战术协同,注意自身安全!”
海涛通过加密信道下达命令。
步兵分队借着夜色和地形掩护,悄悄形成包围态势。
无人机分队持续监控,实时传输画面。
火力分队占据制高点,随时准备提供支援。
整个过程如同阅兵分列式般精准有序,没有一丝慌乱。
当包围圈收紧,海涛用扩音器喊话,责令对方立即放下武器、退出边境线。
非法越界人员负隅顽抗,突然向我方投掷爆震弹。
混乱中,战士张强挺身而出,用盾牌护住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弹片划伤了胳膊。
海涛当机立断,下令实施强制管控,官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突入帐篷,迅速控制住所有非法越界人员,没有造成更大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