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赞普身旁一位身材魁梧壮硕的将领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与怀疑,大声说道:“你说得倒是轻巧,宋朝兵力雄厚,边防更是固若金汤,森严壁垒,岂是那么容易进犯的?莫要在此信口开河,妄图欺瞒我等!”
复兴宗主早料到会有此质疑,心中暗自冷笑,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宋朝表面上兵力确实众多,看似坚不可摧。但如今他们内部实则混乱不堪,各地兵力分散,犹如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而且,在下愿为赞普殿下充当内应。在下在中原江湖中也算略有势力,振臂一呼,也能召集不少人手。届时,可在宋朝境内四处制造混乱,使其自顾不暇,从而分散其兵力,全力配合赞普大军的进攻。如此里应外合,何愁大事不成?大业必定可成啊!”
吐蕃赞普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动,但多年在政治漩涡中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谨慎。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透露出审视的目光,有些犹豫地问道:“你为何要如此不遗余力地帮本赞普?你从中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天下可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你且如实说来。”
复兴宗主心中暗喜,知晓赞普已被说动了几分,赶忙趁热打铁,急切且诚恳地说道:“实不相瞒,在下与宋朝朝廷支持的一些江湖势力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若赞普殿下出兵,宋朝朝廷必定自顾不暇,无力顾及江湖之事,在下便可趁机报仇雪恨,一解多年心头之恨。而且,若能在赞普殿下麾下效力,为赞普稳固新得之地,也是在下梦寐以求的事。如此一来,既能报我血海深仇,又能为赞普殿下的大业添砖加瓦,何乐而不为呢?”
这时,另一位面容冷峻、神色沉稳的将领站了出来,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神色凝重地说道:“即便如此,一旦战争爆发,必将生灵涂炭,吐蕃的将士们也会有不少伤亡,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等不得不防,西夏国向来对我吐蕃虎视眈眈,若我吐蕃出兵攻打宋朝,西夏国极有可能趁机攻打我吐蕃,届时我吐蕃将腹背受敌,处境堪忧啊,此事还需慎重考虑啊。”
此言一出,营帐内众人纷纷低声附和,气氛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