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日本有一个陆上竞技大会,就相当于是全日本的田径锦标赛,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田径赛事。谷三在1922年到1925年间,包揽了这项赛事的100米的全部冠军,并且还在1923年拿到了200米的冠军。
年轻时候的谷三曾经代表日本队,参加过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他的职业生涯中,100米个人最好成绩是108秒,这个成绩也是当时的亚洲纪录,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个跑进11秒以内的百米成绩。也就是说巅峰时候的谷三,是亚洲短跑第一人。
当然这个108秒是手动计时的结果,因为当时是没有电子计时的。
按照现在的算法,手动计时要比电子计时快024秒,也就是手动计时的时间要加上024秒就是电子计时的时间,那么谷三的108秒。按照电子计时的真实成绩就是11秒04,还没有进入到11秒以内。
108秒的手计成绩,对于谷三来说也算是超长发挥,他拿到日本陆上竞技大会冠军时的最好成绩是手计的114秒,也就是电子计时的11秒64。
按照未来的标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手计的115秒,或者是电子计时的11秒74,这只比谷三获得日本冠军的成绩慢01秒。
在手动计时的时代,百米计时就是以01秒为单位的,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在谷三时代就能拿一个日本的全国亚军。
以现在的标准看,谷三这个日本冠军,也就是国内高中里一般体育特长生的水平。
陈强望着主席台上的谷三,心中充满了警惕,他本能的觉得,日本人的到来肯定不是单纯的体育交流这么简单。
这年头的交通并不是那么便捷,当时从上海到南京要坐7个小时的火车,而从东北来上海的话,算上来回捣腾各种交通工具,花个十几天是很正常的。
这南满铁路的人大老远从东北来到上海,只是为了来交流体育陈强可不信。
更何况如果真的是交流体育的话,去大学岂不是更好那谷三好歹也是曾经的亚洲短跑第一人,应该去找更高水平的运动员啊,怎么可能闲着蛋疼跑到一所中学来,跟中学生较劲
陈强越琢磨,越是觉得不合理,他知道日本人来附中,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却想不出日本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旁边的小胖子王长寿则接着介绍道“本来运动会没有日本人什么事的,但是日本人正好来了,还提出来要跟我们学校交流一下经验,希望也派一个人上场我们学校的人一起比赛。”
“派人和你们一起比赛,这是打着交流的旗号,故意来挑战你们学校这不是来砸场子的么”陈强开口说道。
“可不是来砸场子的么日本人都上门挑战了,我们肯定不能认怂啊,所以校长就答应,让日本人派一个人上场参加决赛,和我们学校比一比我们有四个人,他才一个人,我们赢定了”王长寿说着,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神情。
陈强无奈的看了一眼小胖子“这是短跑,是竞速运动,又不是对抗运动,不是人多就能赢的。你们就算是派一百个人上场比赛,可跑的要是没人家快,一样会输的。”
“好像是这么回事”小胖子王长寿愣了愣,随后一脸盲目自信的接着道“反正我们人多,四个人里只要有一个比日本人跑的快,就算是赢了”
陈强更加无奈的笑了起来,他估摸着,的那位李校长也是怀揣着同样的想法。
陈强能够猜测到李校长的想法,日本人上门挑战,附中不仅要应战,还得赢。
能够进入到决赛的选手,必然是附中跑的最快的学子,李校长允许日本挑战者参加运动会决赛,也是打算用自己最锐利的矛去迎战日本人。
而且也正如小胖子所说,四对一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人跑的比日本人快,附中就算赢了,从概率学上讲,自己一方参赛的人越多,获胜的概率自然也越大。
但是陈强心中也闪过了另一句话不是猛龙不过江
日本人千里迢迢的从东北来到上海,肯定不会是水平很弱的菜鸡,来人必然是强手,没有人会千里送人头没事找虐玩。
陈强仔细的观察起了跑道上的运动员,此时那个日本选手山崎正男正在做热身运动,陈强瞬间就判断出来,这个日本选手肯定是经历过专业短跑训练的。
对此陈强并不意外,毕竟有谷三在那里,谷三也算是日本传奇短跑运动员了,这次带队来砸的场子,当然不会带没有经过训练的菜鸟。
至于附中参赛的那四个选手,则看不出参加过专业短跑训的痕迹。
陈强感到不妙,但他还是怀揣着一丝的侥幸,开口问身边的王长寿“你们那四个选手,谁跑的最快”
“当然是邓志国了,他是我们学校跑的最快的人,去年的100米冠军就是他,很多大学生都跑不过他。除了邓志国,就是张良才了,他跑的也很快,时不时的还能战胜邓志国。”王长寿一边介绍着,一边指向了这两位参赛选手。
陈强又问道“那这个邓志国,100米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这个我就不知道的,不过我听说,他要能跑进13秒”王长寿开口答道。
“只是13秒么”陈强失望的叹了口气。
“你叹什么气啊什么叫只是13秒难不成你觉得,13秒还不够快么”王长寿下意识的问道。
“当然不够。”陈强摇了摇头“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们学校的参赛选手要输给那个日本人了。”
还有推荐票的书友,把推荐票都给我吧
第十七章 落后百年的起跑技术
以后世的眼光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100米跑13秒,已经是非常棒的成绩了。绝大对数没有经过体育训练的人,100米是不可能跑进13秒以内的。
更何况这还是在1929年的民国,这个时代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不丰富,普通人都缺乏营养,身体素质普遍不如后世。
即便是富裕人家,虽说不会缺吃少喝,但在冬天里也很难吃到各种的水果和蔬菜。二十一世纪那些充满了黑暗料理的学校食堂,菜品种类也要比旧上海富翁家里多的多。
不仅仅是国民身体素质不如后世,由于国内体育教育发展的比较晚,在体育训练方面,当时的学校也没有任何的专业性可谈。
现代体育是在20年代才传入中国的,当时有一批留美的学子,进入了美国春田学院学习,这所学院以培养体育专科人才著称,那批去春田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回国后,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代的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