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有一位散修,名作菡芝仙,与她说道:“娲皇宫女娲娘娘,济世救人。功德无量,心地最是仁慈。你不如去求恳娘娘,或有办法”便赠了杨婵一道巽风符,助她上路。
杨婵来到娲皇宫前,跪地不起。女娲娘娘闻之,心中暗道:“天庭初立,威德不张,终究有些不妥。我若收她为徒,只怕倒坏了玉帝脸面”待要拒绝,又看杨婵楚楚可怜,娘娘不由心软,先默算一番因果,与她言道:“尔一身之事,牵涉天庭体面,我也不好插手。不过你可暂时居住在我宫中,料想无人敢来为难。待十年过后,自有云开月明之时”
于是杨婵遵女娲娘娘之命,从此居住在娲皇宫中。她虽不是娘娘弟子,闲暇之时,也向妈祖、九凤学一些法术,倒比得一般修炼之功。
却说当时,众天兵天将搜索四方,皆不见杨昭踪迹,杨戬、杨婵也踪影皆无,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拿住瑶姬,上天禀报玉帝去了。
玉帝见拿回瑶姬,有意要立天庭威严,因此毫不留情。在天庭之上,当众历数其罪状,又将其压在洪荒中的桃山之下,日日受阴风地火煎熬,以示严惩,并在此山之上,亲自施以符咒镇压,防止她变化逃脱。
时光倥偬,岁月如飞,一晃十年已过。
这一日,玄玉道人唤来杨昭,与他言道:“徒儿,你上山修行,到如今已经十年有整。这十年之中,不知你收获如何”
杨昭拜道:“师尊,徒儿虽然学得了一些飞腾变化之术、龙虎运转之功,但都是筑基之法,大道渊深,无穷无尽,远未曾窥得堂奥。况且徒儿又未与人争斗,如今所学,连自己也不知是多是少”
玄玉真人说道:“你既有此心,足见道根深种。将来成就不凡,为师心中甚慰。但是修道之路,无穷无尽,劫难重重。若是心有挂碍,六根不得清净,影响修行事小,还容易走上歧路,却是不可不慎。因此依为师之意,还是先将凡俗之事,做个了断为好”
杨昭闻言,身躯一震。问道:“师尊所言,可是徒儿母亲之事”
玄玉道人说道:“正是你母亲被压在桃山之下,受了十年苦楚。你身为人子,如今学道既有小成,便该救出母亲,报答养育之恩,才是正理”
杨昭不由虎目含泪,说道:“徒儿日日夜夜,都想救出母亲,只恨没有滔天法力,不能与天庭相抗”
玄玉道人说道:“徒儿,你也无须妄自菲薄。区区十年之功,你便修炼到太乙境界,足见根骨奇佳,人间少有。以你如今一人之力,固然不能与天庭相抗,但为师自然也要为你谋划一番,助你成功”
杨昭拜道:“恳请师尊指点一条明路”
玄玉道人说道:“我闻桃山之上,有玉帝亲施符咒,镇压你母亲。若要强行移山相救,只怕以为师之能,也颇要费一番周折。再说,即便救出你母亲,玉帝定会派天兵天将前来追杀,到时候也难了结”
杨昭也知道此事之艰难,恨恨说道:“玉帝虽为徒儿舅父,哪念半点亲情实与仇人无异”
玄玉道人安慰他道:“徒儿,玉帝地位虽尊,但责任重大,自有他的难处。你虽为苦主,也要看事看全,却不可过于偏执,反被仇恨蒙蔽了心志”
杨昭答道:“弟子铭记师训师尊,可有良方救我母亲”
玄玉道人说道:“当今之计,唯有借力打力,方为上策”
杨昭听得一头雾水,问道:“如何借力打力”
玄玉道人笑道:“徒儿勿急。待听为师慢慢道来。你可知天庭虽是玉帝至尊,但三界之中,却也还有不少大仙,玉帝也不能得罪”
杨昭十年学道,玄玉道人悉心传授,倒也长了见闻,广知洪荒故事,不再是十年前懵懂男童,乃说道:“弟子知道,便如诸位圣人,只在天道之下,虽然不理世间琐事,但地位无上尊崇,玉帝也要相敬”
玄玉道人说道:“正是如此。除了诸位圣人,还有火云宫三圣皇,虽未成圣,但都有无边功德,举世同钦你要救你母亲,便须求一位圣皇相助,才有成功希望”
杨昭奇道:“我母亲之事,怎么与火云宫圣皇有所关联”
玄玉道人解释道:“你可知你母瑶姬,来历不凡,不但是此世是玉帝嫡亲妹妹,前世还是炎帝神农之爱女”
杨昭讶然道:“竟有此事为何我母亲从未提起”
玄玉道人说道:“你母亲虽然与炎帝有渊源,但到底前世因缘前世了,是以此世不曾提起,以免牵连因果,反为不美。”
杨昭说道:“既是如此,弟子去求炎帝相助,救出母亲”
玄玉道人说道:“不可炎帝本已隐居火云宫,清心修道,不理世事,更何况这还是前世因缘救母之事,还须你亲自为之。为师之意,乃是要你前往火云宫,向炎帝求取一样宝物。你若借得此物,劈开桃山,不过等闲事耳”
杨昭问道:“是何宝物,如此神通广大”
玄玉道人说道:“乃是昔日炎帝种五谷育人之时,所持法宝神农耒。此宝撮土为山,划地成河,不伤生灵,不沾因果,乃是治世之功德圣器。”
杨昭说道:“既是如此重宝,只怕炎帝未必肯轻易相借”
玄玉道人也说道:“不错,炎帝至公无私,若听说你借此重宝,只为救母,公器私用,多半不肯。到时,你便与他言道:治水人皇,已经出世,将用此宝做人间功德。他听了以后,定会将此宝借你”
杨昭听罢,若有所悟,拜道:“师尊,弟子明白了只是劈开桃山之后,若是天庭出兵,如何处置”
玄玉道人说道:“届时自有高仙出面,为你转圜,你不必担心”
杨昭闻言大喜,就待告辞而去,玄玉道人又叮嘱他道:“你借宝之时,切不可提瑶姬前世之事。借宝之后,先往玉泉山金霞洞一行,应可兄妹重逢,骨肉团聚,再同去救母。救母之后,不必急着归还宝物,可先助贤人治水,积累功德,其中若有艰难之处,可向诸位师伯师叔求援。此事于你日后修道之途,大有裨益,你万万不可忘记了。”
杨昭拜道:“师尊一番苦心,弟子明白了”便辞别玄玉道人,下山往火云宫而去。
他腾云驾雾,不过半日工夫,已经来到火云宫,拜见炎帝神农。
炎帝却不识得他,乃问道:“小道友,你师承何人是何名姓与我素未谋面,却何故到此拜我”
第207章 假公济私得至宝 齐心合力救母亲
杨昭答道:“小子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