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地仙演义 春衫薄 5525 字 2019-04-24

于羽郊,取回息壤。

此事虽小,但小中见大,可知天庭威严,在人间沦落到了何等地步玉帝越想越怒。烦躁不安,近侍之仙,莫敢发一言相劝

这一日,玉帝突然想起瑶姬下界,良久未归,急令天兵查看。少时天兵报上,得知瑶姬在下界与人间男子婚配,已有子女降世。

人间刚窃天庭息壤,瑶姬又不顾仙凡之隔、天庭皇家体统,私自下配凡人,岂不是被人笑话玉帝气上加气,怒不可揭,再不顾兄妹之情,传令道:“速速下界捉拿瑶姬一家上天庭问罪,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天兵天将领命,下界往杨家而来。

瑶姬见天兵天将气势汹汹而来,欲动干戈,喝道:“我乃是天帝亲妹,尔等岂敢冒犯”

天将说道:“陛下有旨,你私配凡人,坏了天庭体统,着即捉拿回天庭问罪,若要反抗,一律格杀”

瑶姬听了,脸色发白,求恳道:“既是如此,我随尔等回天庭就是。但我夫君与三个子女,都是凡人,却无罪过,还望饶恕他们性命”

天将喝道:“陛下金口玉言,杨家满门,俱要捉拿,不可放过一个”

瑶姬知道玉帝心肠刚硬,对杨天佑哀哀泣道:“夫君,我自与你成婚以来,夫妻恩爱。本待白头偕老。不意天人有隔,竟招来如此横祸。天家无亲,兄长无情,只怕此去之后,我一家大小,俱要丢了性命”

杨天佑虽是凡人,也是有血性的男子,闻言说道:“娘子,我等既然无幸,不如与他们拼了,好歹护得三个孩儿性命”说罢,一边要杨昭兄妹速速逃走,一边手持兵器,抵挡天兵天将。

那些天兵天将见他反抗,哪里会留情,刀刃相加,转眼已将他刺倒在地。

瑶姬见夫君殒命,也刚强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施展法术,来与天兵天将舍命相斗,争取机会,掩护子女逃离。那些天兵天将知道她是玉帝嫡亲妹妹,争斗起来,不免缚手缚脚,又见她招招拼命,倒也不敢真将她杀了,因此倒被她拖延了片刻,这才擒住。

却说杨家三个子女,因为是仙凡混血,倒多少都有些天赋异秉。其中杨昭英勇,杨戬纨绔,杨婵柔弱善良。

此番突遭大变,稚童失怙,只有老大杨昭有主见,见父亲为保护自己兄妹惨死,虽然悲痛,也知缓急轻重,连忙带领弟妹亡命而逃。

但瑶姬夫妻舍命相拼,亦只能阻得天兵天将片刻时间。杨昭见追兵迫近,与杨戬和杨婵说道:“我先去引开追兵,你二人各寻路逃命。三人分路而走,即便被他们抓到,也不至于一网成擒,总能多几分生机将来我兄妹之中,但有一个存活,务必学得法术神通,救出母亲,报此大恨”杨戬和杨婵幼小,哪有主意,皆点头答应了。

于是杨昭故意现身,引来大部追兵,亡命逃离而去。杨戬和杨婵避过追兵,也分别逃离。

杨昭虽然有勇有谋,但到底年纪不大,能力有限,天兵天将又全力捉拿他,却哪里能够顺利逃走眼看追兵越来越近,杨昭终于逃无可逃,暗道事已至此,不如轰轰烈烈而死。于是猛咬牙关,就要回头与众天兵天将拼命。

却说九疑山朝真洞玄玉道人,得了镇元子之命,以通灵玉盆先天之功,修复破损的幽冥旗,这一日,正好大功告成。

玄玉道人思道:“师尊有言在先,此旗乃七师弟之物,日后他有大用,还是早早送还为好”于是出了洞府,驾虎乘云,往桃源山玄光洞而来。

行到半路,突见前方一道红光,阻住云路。红光之中,怨气冲天,暗藏血光凶兆。玄玉道人不由有些惊讶,乃命啸天虎暂停云路,往下方一看,只见天兵天将,正在围杀杨昭。杨昭虽然悍勇,无奈年幼力弱,眼看抵敌不住,就要殒命。正是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之时。

玄玉道人掐指默算,已知大略因果,自语道:“玉帝所为,未免太过极端此子今日既为贫道所见,倒也是有缘”又喜杨昭根骨奇佳,遂有收徒之意。

那下方天兵天将,已将杨昭击倒在地,就要格杀。谁料一道金光闪过,众将眼睛一花,待仔细看时,地上哪里还有杨昭踪影

杨昭本来闭目待死,不料金光一闪,身体一轻,已在一团祥云之上。只见一个道人,慈眉善目,座下一只斑斓巨虎,神骏异常。

杨昭死里逃生,不知所以,正待开言询问,那道人将手一摇,以示不可多言,先行一催坐骑,已带着杨昭,风驰电掣而去。待停下时,已过了万里之遥。

杨昭见了他这般神通,不由万分心折,伏身拜道:“小子杨昭,拜谢道长救命之恩。敢问道长法号如何称呼”

那道人答道:“贫道九疑山朝真洞玄玉道人是也因见你含冤待死,境况堪怜,贫道恰好路过,特地救你一命。”

杨昭年幼,瑶姬又希望过平淡日子,并不与他们说神仙往事,却哪里听过玄玉道人之名

第206章 既有名师传道术 岂无至宝劈桃山

他以为玄玉道人只是普通仙家。因说道:“道长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但杨昭之事,牵涉天庭,只怕道长仗义出手,反而引来灾祸,到时杨昭百死难赎其罪。不如就此告辞,如若杨昭能侥幸不死,将来必报道长大恩大德”

玄玉道人见杨昭忠义,哈哈大笑,越看越喜,说道:“你年龄尚幼,未闻贫道之名,贫道也不怪你。但旁人怕了天帝,贫道却不惧怕。须知:天上自由天庭管,地上却有地仙尊。”

杨昭向来以为天下地下,唯天庭至高无上,尚是首次听说此语,将信将疑,说道:“道长所言,可是实情”

玄玉道人笑道:“自然属实贫道见你根骨奇佳,一场相遇。也是有缘,不如便拜贫道为师如何”

杨昭哪里还不愿意,当即纳头便拜,口称:“师尊”

玄玉道人得此佳徒,欢喜不胜。

杨昭既然脱了生死之灾,不免想起家中惨事,骨肉分离,不由得虎目含悲。玄玉道人说道:“徒儿勿急,且先将实情详细向为师道来。”

杨昭定了心神,遂将前因后果,向玄玉道人细细说了一遍,又道:“弟子还有一弟一妹,弱稚逃亡,实在可怜,如今不知是否逃脱了天庭追杀”

玄玉道人安慰他道:“莫急莫急待为师为他们算上一算。”乃运神通,掐术数,闭目推算片刻,与杨昭说道:“他们二人,各有因缘,都是遇难成祥之景,非夭折之相,日后自有再见之期,你且不必担心。”

杨昭听了,顿时放心不少。于是玄玉道人带领杨昭,先往桃源山玄光洞送了法宝,再一道返回九疑山朝真洞,悉心传授爱徒神通不提。

杨戬与杨婵分路而逃。好不容易摆脱了天庭追兵。杨戬幼年虽然纨绔,喜欢驾鹰斗犬,但那是有兄长杨昭宠爱之故。如今兄妹失散,独自一身,杨戬心志也渐渐成熟起来。他想起临别时杨昭的吩咐,于是寻名山,访仙道,不辞劳苦,终于机缘巧合,拜得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为师,习得八九玄功并诸般阐教大法。

杨婵的拜师之路,却是吃尽苦头。玉帝惩罚瑶姬一家,便是杀鸡儆猴,有意向洪荒众生显示天庭的威严。那些普通仙家,一旦知道杨婵与此事有关,都怕惹祸上身,不敢收纳。杨婵历尽千辛万苦,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