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复盘会上的硝烟(2 / 2)

海外事业部负责人首先“开炮”,坦言道:“王总说得对,危机前我们确实对北美和欧洲几个大客户依赖过重。他们的订单一停,我们整个业务线就跟着休克。虽然之前也提过要分散风险,但在业绩压力下,还是本能地追逐大单、快单。”

财务总监接着补充:“现金流压力测试的结果不乐观。如果不是王总您提前预警,强力推动回款和压缩开支,按照我们之前的扩张速度和负债水平,很难说能安然度过。我们的财务弹性比想象中脆弱。”

供应链总监的数据更是让人心惊:“显示屏、高端芯片等超过十种关键物料,对单一供应商(主要是日系、美系)的依赖度超过70%,甚至90%。危机中他们一卡脖子,我们差点停产。国产替代和二三供应商开发,之前雷声大,雨点小。”

一个个问题被赤裸裸地揭露出来,与会高管的额头开始冒汗。这无异于一次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全面否定。有人试图辩解,将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有人则沉默不语,面露惭色。

王钦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引导大家深入剖析根源:“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路径依赖?是考核机制引导我们追逐短期规模?是技术短板让我们不得不受制于人?还是我们的组织能力无法支撑更复杂、更精细的多元化战略?”

这场充满“硝烟”的复盘会,开了整整一天。没有欢庆,只有沉重的反思和激烈的辩论。但它成功地撕开了华创繁荣表象下的隐患,迫使所有管理层直面过去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风险。王钦知道,唯有经历这样痛苦的自我剖析,华创才能真正从危机中汲取教训,实现蜕变。复盘会的硝烟,是华创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所必须经历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