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激进派却对这次并购充满信心。他们坚信莱茵微电子所拥有的技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认为这是实现技术跨越的一条捷径。通过收购这家公司,华创有望迅速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面对这样的分歧,王钦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他深知这个决策的重要性,必须谨慎权衡利弊。于是,他决定组织技术团队对莱茵微电子的专利库进行深入评估,以确认其技术的含金量。经过一番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技术团队得出结论:莱茵微电子的技术确实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这让王钦对此次并购的前景有了更多的期待。
但王钦并没有因此而盲目乐观。他清楚地认识到,并购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法律、财务等多个方面的风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聘请了专业的法律和财务顾问团队,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详尽的排查。这些专业人士凭借他们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王钦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报告,帮助他更全面地了解并购的风险和潜在问题。
“这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一步能盘活全局的妙棋。”王钦在最终决策会上说,“莱茵微电子的技术,靠我们自身研发,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突破。现在机会窗口出现了,虽然风险大,但值得一搏!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错过战略升级的关键机遇。”
他做出了决断:启动对莱茵微电子的并购程序,志在必得!
一场紧张激烈的跨国并购谈判就此展开。华创团队与对方管理层、股东、工会代表进行了多轮艰苦的磋商。对方起初对来自中国的收购方心存疑虑,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王钦在关键时刻,亲自飞赴德国,与莱茵微电子的创始人兼cEo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会谈。
王钦没有夸夸其谈收购后的宏伟蓝图,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当前形势,表达了华创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员工安置的负责任态度。他承诺保留研发团队和品牌,并投入资源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将其打造为华创在欧洲的技术桥头堡。他的真诚和专业,打动了对方。
同时,华创报出了一个既有诚意又充分考虑了风险的价格,并给出了优厚的员工安置方案,成功击败了那家出价更高但意图分拆出售的美国私募基金(其意图引发了工会的强烈反感)。
最终,华创成功签署了并购协议。消息传出,业内震动。这是在金融危机深度蔓延时期,中国科技企业罕有的一次对德国优质技术资产的逆向并购。
并购成功只是第一步,更艰难的整合还在后面。但这“惊险的一跃”,充分展现了王钦在危机中的胆识与远见。华创不仅获得了一座宝贵的技术宝库,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逆势扩张的决心和实力。这步棋,为华创在风暴过后的产业格局中,抢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