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何大清要求加薪(1 / 2)

许大茂的火锅店尽管店面不算宽敞,所处的地段也并非京城里最繁华的黄金位置。

但得益于他前期不遗余力的宣传,以及何大清那手令人叫绝的秘制火锅底料,开业第一天的生意竟是出乎意料地火爆。

店门口人头攒动,诱人的香气飘出老远,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

看着店里座无虚席、人声鼎沸的景象,听着铜锅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声和客人们的谈笑声,许大茂心里乐开了花,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做生意终究是伴有风险的,自从决定开这火锅店,他内心其实一直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生怕投入的钱打了水漂。

如今看来,何大清这块“金字招牌”果然没让他失望。

然而,生意越是红火,许大茂心底那一丝隐忧就越是清晰。

何大清年纪毕竟大了,而且两人之间更多是利益结合,未必真能一条心。

许大茂看得很明白,这火锅店的魂,就是何大清手里那秘而不宣的底料配方。

一旦哪天何大清撂了挑子,或者出了什么意外,他这刚起步的生意只怕瞬间就得垮掉。

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让许大茂如鲠在喉。

他开始暗暗琢磨,无论如何,必须想办法把底料配方弄到手。

只有将核心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才有可能真正放开手脚,甚至……到时候也不必再看何大清的脸色。

许大茂自诩聪明,可何大清在厨行混了大半辈子,历经风雨,又何尝是个糊涂人?

他自然也防着一手。

开业第一天结算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许大茂粗略一算,若是天天都能维持这样的客流,那么每月支付给何大清那几十块钱工资,简直是小菜一碟。

这丰厚的利润极大地刺激了许大茂的野心。

一个小小的火锅店已然不能满足他,他看着于莉的连锁饭店做得风生水起,心里也萌生了开连锁火锅店的宏图大计。

这第一家店的成功,无疑给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新店开业,生意好是常态,但能否持久,关键还在于客人的口碑。

于莉的饭店之所以能做成连锁,就是因为极其注重口碑,那些能传承下去的老字号,更是将口碑视作生命线。

只要口碑立住了,生意基本就差不了。

幸运的是,目前看来,许大茂的火锅店凭借着实打实的味道,初步积累了不错的口碑,这让他欣喜不已。

果然,到了第二天,生意比第一天还要好些。

接下来一连几天,店里都保持着火爆的场面。

不过,新鲜劲过去之后,客流逐渐回落,趋于稳定。

虽然比不上开业头几天的巅峰状态,但每日的盈利依然相当可观,足以让许大茂和他的媳妇笑得合不拢嘴。

许大茂现在每天最享受的时刻,就是晚上关起门来清点一天的营业额。

四合院里的刘海中、阎埠贵等人,也没少议论许大茂的火锅店。

许大茂倒也懂得维护邻里关系,放出话来:只要是四合院的街坊来店里消费,一律享受八折优惠。

刘海中已经去光顾过两次,连精打细算的阎埠贵也去尝了一次鲜。

开业还不到一个月,许大茂火锅店生意的红火是有目共睹的。

具体赚了多少虽然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想要实现连锁火锅店的梦想,许大茂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需要大量资金,二是必须解决火锅底料配方的制约。

何大清将配方捂得紧紧的,坚决不肯外泄。

而他一个人,尤其还废了一只手,每天能制作的底料数量有限,这直接限制了火锅店的扩张速度。

这种情况,让许大茂获取配方的念头更加强烈和迫切了。

何大清对许大茂的心思洞若观火,但他绝不会轻易交出这安身立命的根本。

由于生意繁忙,何大清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许大茂便又雇了两个厨子给他打下手。

何大清带着两个徒弟,每天在厨房里也忙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