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外省来人(1 / 2)

清晨的岷州广场依旧弥漫着潮湿的雾气。昨夜的风声还未散去,十日大限的倒计时牌在晨曦中闪烁着刺目的红光,数字跳动间压得人心发紧。群众比昨日更多,他们携带着卷宗、照片、甚至录音设备,誓要见证干部在这堵墙前如何接受检验。围观者中不仅有本地市民,还有慕名前来的学者与记者,纷纷举起相机捕捉这场不同寻常的监督场景。

八点,岷州市委小礼堂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来自滇东、渝北、川南三地的考察团一行二十余人抵达,随行还带着技术人员与媒体。岷州市书记亲自出门迎接,表情略显僵硬。李一凡与陈晓峰站在台阶口,只淡淡一句:“看墙,不看稿。”这句话让空气骤然凝固,外省干部纷纷沉下脸色,意识到今天不是例行参观,而是赤裸裸的对照。

首个观摩环节依旧是龙河搬迁。群众代表直接点名三户被抹掉的家庭,档案室投影播放昨日日间的录像。白发老人的怒吼回荡在礼堂,震得考察团神色凝重。滇东代表低声说:“我们那边也有类似情况。”李一凡转头冷冷回应:“那就带回去,上墙。”场内安静到落针可闻,外省干部的笔尖在纸上急促摩擦,把每个字都生怕遗漏。

九点半,扶贫资金复核开始。老人们再次举起存折,空白的页码与卷宗中“已到账”三个字形成刺眼对比。审计员调出资金流水,六家空壳公司名字依次闪过。渝北代表忍不住追问:“转账回财政有什么意义?”陈晓峰语调沉冷:“掩盖空账,让卷宗好看。”这句话如同刀锋划破空气,群众鼓掌声掀起波涛。直播间里刷出一句话:“好看给谁看?”外省代表神色一片灰白。

十点整,考察团被带到交通立交桥工地。桥面裂缝清晰可见,群众代表举着手机拍照,当场上传到系统,红单立即出现在广场大屏。川南代表忍不住叹息:“我们过去都是在办公室验收。”话音未落,群众齐声喊:“要在现场!”李一凡冷声补刀:“墙就是最大的办公室。”这句话击中心弦,考察团成员无不面色沉重,频频点头。

午后两点,教育课桌案成为焦点。群众代表播放教室里的影像,孩子们弯腰在破旧桌椅上写作业,画面让人心头一紧。家长代表哽咽着说:“孩子的背都驼了,你们还说到位?”教育局长在场面色发白,不敢抬头。纪委书记宣布停职。群众在签字栏写下八字:“兑现比承诺更硬。”考察团的几位成员抬头看着墙,眼神中透出前所未有的震撼。

三点半,外省代表进入互动环节。一位渝北干部谨慎发问:“群众代表会不会被干部打击报复?”群众代表立刻回答:“有墙,有签字,有直播,我们怕什么?”掌声轰然。李一凡补充:“签字是护身符,直播是盔甲。”这一句话迅速被媒体推送,《护身符与盔甲》成为热搜标题。考察团中不少人把这句话写得极大,仿佛怕错过了一个未来的制度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