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市委在广场旁召开座谈会。外省干部们一一发言,滇东代表直言:“今天的震撼比任何文件都大。”川南代表问:“我们若设墙,干部能接受吗?”李一凡冷冷反问:“群众能接受假账吗?”沉默像石块压下,场内鸦雀无声。最终书记拍板:“十日大限,我们无路可退。”这句话也传到了直播间,评论区炸裂:“这是干部的生死线。”
六点半,墙面更新当日成果。红单再次增加,绿单仅零星几张。倒计时牌跳到“09:00:00”,群众一边议论,一边写下评语:“宁愿红单多,不要假绿满。”人民日报地方部记者当场把这句话发到稿子里,标题定为《假绿比红更可怕》。外省代表看着墙上成片的红色,神情复杂,仿佛看见未来自己辖区的缩影。
七点,考察团走访群众代表宿舍。几位代表正在讨论如何填写次日复核表,他们把每一条意见写进笔记,逐项对照。外省干部见状,有人忍不住说:“你们比我们机关开会还细。”群众代表淡淡回一句:“因为我们的字会留在墙上。”外省干部无言,仿佛被当头一棒敲醒。
夜幕降临,广场上人群仍未散去。有人举着手机照亮红单,有人蹲在地上逐字记录。倒计时牌闪烁着冰冷的光,群众却自发唱起歌,旋律在夜空回荡。孩子们依偎在父母怀里,抬头看着那面墙。一个少年轻声问:“他们走了,我们也要这样做吗?”父亲摸摸他的头,回答:“墙是大家的,不分南北。”
星城督查室此时灯火通明。陈晓峰正在汇总当天的观摩报告,厚厚一叠笔记摊满桌面。李一凡看了一眼,语气平淡却带着锋芒:“他们震动了,但震动不是目的,复制才是。”王平沉声补了一句:“复制才是压力,压力才会倒逼真相。”三人对视,谁都明白岷州的试点已成为全国的标本。
午夜时分,岷州市委书记仍未离开。他独自站在窗前,看着广场的灯火与倒计时牌。九个小时的数字像一根绳索,勒在整座城市的脖子上。他心中清楚,十日大限若不能交卷,不只是职位不保,更可能是全省的制度滑坡。手边的电话忽然响起,是省委督查组打来的短讯:“准备迎接中央复盘。”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把手按在桌上,掌心微微出汗。
广场上最后一波群众散去,保安检查签字页是否压实。透明罩下,红与绿交织如棋盘。倒计时的光映在空旷的夜空,像是全城共同的心跳。没有人再怀疑,接下来的八天,岷州每一次呼吸都要对着这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