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倒计时三十六小时(1 / 2)

上午八点,星城政务大厅的玻璃门准点打开,冷风卷入大厅,吹动红色倒计时牌上的数字:“36:00:00”。这是全省“并联清算”的最后期限,三十六小时后,每一条整改承诺、每一笔财政资金、每一个群众投诉,都将公示在同一张“真相图谱”上,谁在绿区,谁在红区,一目了然。

调度室内,陈晓峰把最新的风险清单贴上墙,三十七个项目被分成三类:财政密集型、舆情敏感型、民生刚需型。每个项目后都插着一面小旗——绿旗代表完成,黄旗表示预警,红旗则意味着随时可能“上墙”。王平站在一侧,简短宣布:“今天纪委专班直接进场,立案权限下放到现场,发现问题当场立案。”几名年轻干部分到调查组时脸色紧绷,仿佛正被推到没有退路的战场。

八点二十分,财政口的预警第一时间传来:南岭市提前拨付未验收的教育专项资金六千万元,拨款单写着“应急垫付”,却查不到应急审批流程。李一凡合上手里的简报,冷声道:“把市长请到现场会说明,群众代表参与旁听。”十分钟后,这条预警被直接推到问题墙,成为今天第一个“上墙”的项目。广场直播间弹幕瞬间刷满:“谁批准的?说清楚!”

九点,北方考察团抵达星城,要求观摩一场“全流程清算”。调度室立即切换直播:选中的项目是一处市级棚改,从立项到资金流向,所有影像同步播放。群众代表举手质询:“你们承诺一季度完工,为何到六月还没封顶?”后台调出进度日志,显示三次“因资金不到位暂停施工”,财政口当场承诺追拨,限今天下午完成。考察团席间响起窃窃私语:“这种透明,得罪人也得干。”

九点半,热线平台亮起红灯,一位潇北县群众反映附近山体出现裂缝,疑似地质灾害前兆,已多次上报无人理会。陈晓峰当机立断:“无人机立刻起飞,连线到大厅。”十分钟后,航拍画面投到大屏,裂缝清晰可见,环保与应急部门同时接入。应急厅副厅长直接下令封锁现场,群众转移。李一凡沉声:“先保人,再问责,今晚拿出责任链。”

十点整,省政务大厅三号会议室坐满了人。财政、审计、环保、教育、公安等六大口负责人齐聚,桌面摆满厚厚的流程卡。陈晓峰一张张拆解:“重复审批的全部并联;越权签字的追责;群众签名必须留痕。”承办人逐一被叫到台前,当场解释每一个“勾选”。直播镜头切到群众代表席,几位代表认真做笔记,一位老教师低声说:“今天这些笔记,将来要在墙上当教材。”

十一点,新的舆情热搜冲上首页——“财政垫付谁来担责”。评论区有人怒斥“不能用纳税人的钱填黑洞”,也有人留言“给干实事的干部一条活路”。李一凡在调度室扫了一眼,淡淡吩咐:“发一条权威解读,把‘谁批准谁担责’写清楚,别让舆情带偏。”宣传口立刻行动,半小时后,澄清帖挂上官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