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流程不到半小时完成录入,代表在表单上签字,现场拍照上传。调度室大屏实时弹出绿条,标注“已完成首环节”,观看的干部脸上露出一丝震动。
午后,纪委专班派出的夜查队提前出发,赶赴两处被列为高风险的重点项目工地。无人机起飞,航拍画面实时投到大屏,施工现场人员佩戴反光背心,物料二维码逐一扫描,系统自动比对入库时间。
发现一批混凝土到场晚于报表记录,王平当场下令停工取样,并将事件列入重点督办。不到十分钟,事件编号和处理进展在广场大屏更新,群众代表签名确认。评论区刷屏:“敢停工,说明真查。”
傍晚六点,第一批节点验收时间到。星城市五个试点项目率先完成,绿条闪烁变色,全场响起掌声。岳州有一条“公交覆盖率”未达标,原因是司机紧缺,调度室下达临时调度令,协调市内其他线路支援,连夜排班补齐。
株洲两处工地超时十五分钟交付,群众代表写下评语:“迟到有理由,但要扣分。”陈晓峰让系统同步给组织部,作为后续考核依据。
晚上八点,李一凡主持当日推进会,所有市州视频连线。会上,他点名批评两家单位“上墙速度慢于整改速度”,要求次日公示时限。又表扬提前半天完成任务的湘南园区:“做得好的要写进通报,不是只有问责才上墙。”他强调:“第三轮要比前两轮更精细,不能搞突击,更不能做表面文章。群众眼睛亮着,我们更要亮。”
夜里十一点,星城市广场再次聚集了市民。屏幕上滚动当天的完成率,从早晨的零到此刻的三成,每刷新一次都引来一阵掌声。有人举着手机直播:“今天问政回复三条,明天还要去政务大厅看实地。”另一边,家长轮值小组守在新建的学校门口,看着加班的工人装窗,随时在群里报进度。
凌晨一点,调度室的灯光没有暗。陈晓峰把第二天的节拍表贴到白板上,要求每个责任人签名确认。他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倒计时,心里清楚,这一轮没有任何缓冲余地。王平走过来,放下一份暗访线路图:“明天凌晨三点再查两处,不能让任何一个节点滑过去。”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同时转向数据墙。
窗外的风把广场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问题墙上新贴的红纸和绿单并排,在灯光下分外醒目。第三轮问责的第一天刚刚结束,新的竞速已经全面展开。全省干部、群众、媒体和数据系统一起进入高压状态,潇湘的节拍再次被推到极限,谁能跟上,谁就上墙;谁落后,谁也会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