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九点整,省政府广场的大屏准时切换到“第三轮问责会直播”画面。镜头先扫过满墙的绿单,再定格到台上,李一凡站在话筒前,声音冷静而有力:“第二轮已全省销号,这不是终点。
今天起,第三轮问责全面启动,范围扩展至服务流程、营商环境、并联审批和群众满意率四条线,执行周期两周,按天更新,按小时通报。”
屏幕下方,新的“问责进度条”从零开始缓缓拉开,红色条块一眼望不到头,仿佛又把全省干部的神经拉紧。群众代表的席位换了一半,新面孔在镜头里显得拘谨,但很快拿起笔准备记录。
主持人宣布抽签环节开始,电子屏幕随机滚动,定格的每一个县市都被现场念出,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同时出现在大屏左侧。会场里有人低声吸气,更多的是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
陈晓峰走上台,将“盲题包”一一拆封,逐项宣读:涉及审批提速、教育配套、医疗挂号、排污达标、公交覆盖、市场监管等六大类,共计一百二十条。每一条后面都带着“完成时限”,有的只有七十二小时。
屏幕右上角同步弹出“节点倒计时”,红色数字开始跳动。李一凡看着台下的干部,语气平淡:“今天下午五点,第一批节点就要验收。谁敢再留一夜,我在墙上等他。”
直播间人数迅速飙升,评论刷屏:“这次连看病挂号都纳入问责了!”“审批并联总算动真格!”群众代表被分成若干小组,佩戴不同颜色的胸牌,对口分派到各地。
每组配发了平板电脑和实时上传系统,要求当日填写旁听记录、拍摄影像、签字确认。新上线的“线上问政”同时开放,公众可以直接给代表留言,由系统自动推送到调度室。
上午十点,第一批并联审批试点在星城政务大厅启动。八个窗口工作人员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桌面摆着统一的时间条。群众代表坐在旁边记录。一个企业主拿着报建资料走到窗口,住建口工作人员现场勾选缺项,环保口立刻接过资料同步预审,市场监管与消防当场约定联合勘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