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镜头不断闪烁,潇湘日报当晚的头版新闻标题直白:《学校、医院、环保齐上榜,群众监督更见真》。社交平台评论区滚动刷新,有人拍手叫好:“干部怕红纸,群众才安心!”也有人提醒:“要防止走形式,别只是演给媒体看。”
省政府八楼会议室内,常委们同时盯着大屏幕上的直播画面。赵建国面色冷峻:“今天是分水岭。干部必须明白,群众的眼睛不是摆设,谁再想蒙混,就是自己往墙上撞。”王平接着说:“纪委已下发通报,涉事的校长、药房负责人、执法队长一律停职学习,三个月后复评,群众复签。”
有人忍不住小声担心:“教育和医疗是敏感领域,舆论压力太大,可能影响行业士气。”李一凡语气平静,却每个字都像铁:“士气不是靠护短养的。干部怕的不是曝光,而是丢掉群众信任。今天丢脸,明天要用行动赢回来。群众要的不是干部完美,而是干部真诚。”
当天下午,省纪委、组织部、教育厅、卫健委和环保厅分别派出专班,直插到三个试点地区。株洲教育局紧急召开校长大会,十几位校长坐在台下神色凝重。
有人低声说:“以后家长的意见都要签字留痕,容不得糊弄。”岳州医院的会议室里,院长面对全院职工宣布:“从今天起,每一张处方都要群众代表抽检,谁敢再玩虚的,就等着上墙。”湘南环保局里,执法队长们排队签署承诺书,队伍里有人满头是汗,却没人敢多说一句。
与此同时,基层的风声骤紧。几个县区的领导打来电话,有的请求把问题墙复制到乡镇学校,有的请求在县医院设立红纸专区,还有的希望环保抽检的算法能共享到乡镇。李一凡看完请示,批示了五个字:能跑的先跑。
夜幕降临,星城广场依旧灯火通明,红纸和黑榜在灯光下闪着刺眼的光。人群渐渐散去,却不断有人回头再看一眼那面墙。群众代表的签名和时间戳一行行压在纸上,像钉子一样钉进了每个干部的心口。
李一凡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注视着广场,心里清楚:民生首榜的震动,才刚刚开始。干部们的恐惧只是表象,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要让制度扎根,就得让群众的笔天天悬在干部头顶,让每一次承诺都落到纸上,每一次改进都写进时间。
他转头吩咐陈晓峰:“明天准备材料,三地经验要形成专报,直接报到中央。记住,这不是作秀,而是让群众看到我们把承诺写在墙上,把责任刻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