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全省联排,暗线再查(1 / 2)

九月下旬的潇湘,秋雨绵绵,星城的空气里透着潮湿的凉意。省政府大楼灯火通明,走廊里回荡着急促的脚步声。中央汇报的余温尚未散尽,但新的考核已经悄然展开。

李一凡深知,二十分钟的汇报能赢掌声,能赢口碑,却不能真正改变全省的运行节奏。要想把制度扎根,就必须把暗线查到位,把流程跑到底。

八楼指挥间的大屏幕已经不是三地,而是全省十四个市州的同步画面。红点、黄条、绿灯交错闪烁,像一张巨大的心电图,任何一处抖动都意味着制度在某个环节被卡住。陈晓峰站在屏幕前,手里拿着厚厚的暗访报告,声音压得低沉:“昨晚我们随机抽查七个市州,发现有三个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岳西的承诺复盘栏填写空泛,只写‘已完成’,没有具体措施;南岳口岸的口令背诵走过场,群众代表要求复核时,干部明显结巴;湘北高新区的热备切换延迟超过五分钟,却未及时广播。全部录像、截图和时间戳已经整理完毕。”

李一凡把文件重重放在桌上,语气不带任何缓冲:“这三起,今晚挂墙,明早公告。错就是错,不用等中央问,我们自己先亮。”他扫视一圈,目光落在几位厅局长身上,“谁要是心存侥幸,以为汇报过了就能松口气,那就等着自己名字出现在群众复盘栏。”

赵建国书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声音却像刀锋一样锋利:“中央已经说了,敢晒红卡,还要深化。深化就意味着不能只晒一部分,要全省一张网。今天定下规矩:暗访每周两次,名单随机生成,不提前通知。纪委和组织部联合成立专班,专门盯暗线。凡是补签、虚写、慢跑,一律公开,先红卡,再处理。”

王平点头附和:“纪委的意见很明确,干部的错不是问题,掩盖才是大问题。补签等同造假,必须零容忍。”许宏志接过话茬,把一份名单推到桌上:“根据群众代表的建议,我们准备在教员团之外,再组建一支‘暗线观察团’,由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和部分媒体人组成,轮流突击检查,结果当场上墙。干部怕的不该是组织,而是怕群众的眼睛。”

财政厅长周德兴忍不住插话:“书记,省长,这样一来,干部压力会不会过大?毕竟他们还有正常业务要处理,天天盯着秒表跑,会不会造成过度紧张,甚至消极怠工?”李一凡冷笑了一声,反问:“怕秒表,就能守住业务?怕群众监督,就能换来效率?真正的压力不是秒表,而是干部心里那根弦松了。该紧的弦,不紧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