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汇报在即,干部心慌(2 / 2)

李一凡坐直身子,语气坚决:“干部怕群众监督,就是怕真相。月底之前,名单上‘可调整’的,必须有动作。宁可少一个,也不能让拖后腿的干部毁掉全局。”他顿了顿,语气更沉:“制度能不能跑通,不是写在纸上,而是跑在秒表里。干部行不行,就看能不能在群众眼前跑完流程。”

会议桌两侧一阵窃窃私语,陈松年皱眉道:“省长,动得太快,可能会引起反弹。干部本就紧张,再一刀切,恐怕会有副作用。”李一凡没有回头,只是望向书记:“快慢不是我们定的,是中央定的。时间不等人。”

会后,常委们三三两两走出会议室,走廊里低声议论不断。有人抱怨:“李一凡太硬,把责任全压下去。”有人摇头叹息:“风向已定,不跟也得跟。”陈晓峰快步追上李一凡,小声道:“省长,组织部那边心里有意见,觉得动得太猛。”李一凡只淡淡一笑:“意见可以有,动作必须跟。月底一过,中央只看结果,不听借口。”

与此同时,舆论压力继续发酵。财经媒体推出《倒计时里的潇湘》系列,逐条拆解暗访案例。岳州“备用上传延迟”的视频被剪成一分钟短片,标题直白:“群众签字才算数”;衡山“必填影响说明漏写”的镜头在网上热传,评论区有人调侃:“干部再也不能偷懒。”

外地媒体也跟进,有的质疑“潇湘干部人人自危”,有的称“制度过度”。但很快,被一条高赞顶上去:“怕群众监督的干部,还能要吗?”

这几天,外省代表团陆续抵达星城,借调研之名,实则想看潇湘改革的“真模样”。他们走到问题墙前,盯着密密麻麻的群众签字,神情复杂。有人私下感叹:“潇湘是真敢。”也有人摇头:“这步子,换我们走不动。”李一凡在接待时只是笑笑,淡淡一句:“敢不敢,不是我们说的,是群众说的。”

夜幕降临,省政府大楼依旧亮着。陈晓峰坐在办公桌前,眼睛布满血丝,手里摊着汇总表,红黄绿三色的标注像心跳一样刺眼。他轻声喃喃:“这是省长给我的考卷,也是我自己的生死局。”

另一边,李一凡独自站在窗前,目光落在不远处的问题墙。密密麻麻的群众签字在灯光下闪着光,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在干部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心里很清楚:月底的汇报,不只是潇湘的答卷,更是中央对他李一凡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