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的专题会议上,财政、环保、口岸、应急等部门代表齐聚。陈晓峰汇报:“全省群众倒计时一周内累计触发四十二次,平均完成用时缩短三分之一,红卡未销号一次,已追责到岗。”
会议室一时鸦雀无声。李一凡环顾四周,声音沉稳:“制度不是为了让干部舒服,而是为了让群众安心。怕倒计时的干部,就是怕真相。”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媒体的聚焦让这场改革更具冲击力。潇湘日报连续推出评论,称群众秒表正在改变权力运行逻辑;而江淮媒体则抨击:“潇湘改革走向极端,干部如履薄冰。”两地报道针锋相对,舆论场上争论激烈。
网友留言刷屏:“潇湘把时间交给群众,是真正的改革。”也有人质疑:“秒表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但无论如何,潇湘的做法已经牢牢占据全国视线。
夜幕下,门户首页更新当日结果:岳州补齐预案,群众签字“认可”;衡山口岸报关清单准时上传,群众签字“通过”;星城高新区夜检复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群众签字“确认”。三张照片并列展示,评论区点赞最高的一句话是:“群众的秒表,比任何公文都硬。”
深夜,省政府大楼依旧灯火通明。陈晓峰递交干部舆情汇总,低声道:“省长,抵触情绪越来越集中,部分老资格干部难以适应。”李一凡合上文件,语气冷峻:“这就是我想要的。
倒计时是试金石,谁能接受留下,谁不能接受就退出。九月省委评估权责一体化改革时,潇湘要交出最硬的答卷。”
午夜,大厅里的电子屏幕仍在闪烁。群众签字区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或工整,或潦草,却无一不清晰可见。群众代表缓缓离开时感叹:“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握住权力的秒表。”
值守干部站在一旁,神情复杂,却忍不住挺直了背脊。李一凡透过窗户注视这一幕,眼神坚定:倒计时风暴,已经把潇湘改革推向前所未有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