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种组部联评(2 / 2)

第二组拆风险把控,拆成五件可量的东西,三账报警处置时间中位数,家风并联回执完整率,死亡笔记执行率,假表识别时间,延迟看板红点复位时间。两组各拿三条做案例,编号与时间码全部挂上墙。

一点三十分,省里发布组织通知。把两项联评指标并入年度考核与岗位画像的刚性字段,任何下辖单位不得以口头承诺代替证据位。

观察期岗位的面谈环节改为现场复现,点开,核对,截图,三步不到两分钟。面谈不再问动机,只问路径。

一点五十,政研室把风格再往下拧了一格。干部素质报告的群众端不再展示任何容易引发攀比的排行榜,只展示如何把三张卡走顺。

讲师名单隐藏姓名,只保留编号与脚本。评论区出现一条留言,说看不到名字很遗憾。旁边有一个很平的回复,说看见路径更重要。

两点整,外媒研究部试图把联评写成故事,标题预备用一种成功学的腔调。省新闻办没有回应,只把三段方法学视频丢进群众端。

第一段讲加权边界,第二段讲异常处置,第三段讲群众回执。字幕没有形容词,只有时间码。点击曲线稳稳抬起,留言里连一条八卦都没活起来。

两点二十,国金总局与网信口在部际频道同步发来短函。前者要求把风险把控的三个指标与化险四台账打通,后者要求把积极性里的跨岗轮换与双哈希礼仪的开发版训练打通。

专班当场回以两行,已打通,本周挂样本册。频道里一个又一个确认符号亮起,像一排稳固的钉子。

两点四十,组织部把一个新规则塞进岗位画像。岗位画像的备注栏被拆成两层,群众可读与专家可审分列。

群众可读只保留动作词与时间码,专家可审保留哈希与映射。任何人可以通过群众端学会复现,任何挑错都必须附编号与证据。得罪人比得罪制度小这一行被轻轻加粗,像一条反复提醒。

三点整,干部学院的第二场公开课开门。台上不是厅局级,是三个岗位年轻人,一个从交楼序列讲起,把绿灯如何点亮讲到老人版指引贴地面的细节,一个从口岸耦合讲起,把靠泊图如何和卡口哈希对齐讲到志愿者如何教群众两步截图,一个从家风并联回执讲起,把代签如何被识别讲到空白如何自动降序。教室里没有掌声,却有一种慢慢沉在胸口的实在感。

三点二十五,透明指数的群众端多出一个小测试。名字叫两分钟路径。任意群众输入一个编号,在两分钟内完成一次点开核对截图。后台实时刷出成功率。第一小时成功率爬到八成,第二小时到八成五。屏角一行小字提醒,路径不是比赛,是秩序。

三点四十五,干部人事处提出一个极冷的问题,是否会因为怕红卡而让积极性退潮。严承陆把两张图叠在一起,一张是红卡曲线,一张是难岗申请曲线。前者缓慢下降,后者缓慢上升。角落里压着一行细字,边界不是刹车,是护栏。护栏在,速度才敢上去。

四点,外省的一个旁听团队提出现场挑错,指出某地窗口的失败样本公开课视频里有后期剪辑痕迹。

专班当场打开原始哈希,指纹一致,剪辑只是把空白停顿裁掉,主体证据位未动。旁听团队点头,把挑错记录成一条方法学改进建议,未来视频上角标注剪辑说明。频道里流过两个字,透明。

四点二十,组织部内部的小会落下一句决定,把联评里的两项指标与青训营的晋升通道锚定。凡星把青训营的课程表改版,第一节永远是失败样本,第二节永远是家风并联回执,第三节永远是三账共管。第四节才讲晋升路线。任何一个人若把顺序倒过来,直接记红卡。

四点四十,干部学院在门口贴了一张很短的纸条。纸条上只有八个字,先红点,后绿线。头,只有编号。

五点整,透明指数新增一个入口,联评方法学。里面没有排名,只有目录与证据位。

群众可以点开任意一条,看到路径如何走,看到编号如何落到屏上,看到绿灯如何点亮。评论区第一条留言来自一个年轻职工,写了八个字,我想把灯点亮。

第二条来自一个中年窗口,写了四个字,按这三页改。第三条来自一位高校老师,建议把方法学做成教学包给学生看。政研室当场接收,在术语表的底部挂出教学版。

傍晚,省府外墙的灯一盏盏亮。李一凡在白板前看了最后一眼,那两根指针在全国雷达图上抵到外圈,但他没有让这张图登上任何对外页面。奖杯没有摆在台上,奖杯被拆成一把把尺子,压在每一张卡上,压在每一条路径上。

他把下一步排进心里。把两项指标的定义写入国标草案,把方法学并给八省共课,把青训营的第一节永远定为难看的一秒。路径往前走,绿灯会亮更多,红点仍会出现。红点出现,就把三清单挂上去,谁修,谁写,谁签。

窗外江风把灯线拉直。此刻的岭州不在掌声里,在台账里。下一章,林允儿牵头的高校改革方案将过教育部专家评审。那些在教室里坐着的年轻人,终会成为画像上的曲线。曲线要稳,灯要亮,尺子要一直压在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