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省府东楼的多功能厅变成临时演播间。门外没有横幅,只在入口摆三张卡:样本册、脚本库、算法边界。卡片下方压着一行小字,旁听不等于插队,按编号进入。
林允儿抬手示意就位。三家海外智库、两家跨国媒体研究部、若干高校政策中心按座次落座。时差考虑,会议定在十四点到十六点半。她的开场极短,规则三条落在屏上,先证据,后叙事;先红点,后绿线;先边界,后速度。
第一组议题叫交楼与风险。侧屏同时亮出两台实时窗口,湾南与岭北各一处交付现场。镜头里钥匙整齐摆在白布台上,老人版指引箭头贴满地面。林允儿把交楼序列图压在左上角,编号与群众回执一行对一行。最锋利的问题来自一位研究主任,担心交楼挤占财政空间。
她不抬嗓,只换图,一张三账共管节点图,一张项目死亡笔记模板。第一张写开闸只认影像—编号—节点三件套,第二张把退出条件写在行首,把退出路径写在行尾。
她落一句动作词,暂停、回滚、补齐、再议。对面沉默两秒,镜头里第一把钥匙落进掌心,回执灯连亮三盏,场内的空气像被按下去。
第二组议题叫自贸区二点零。有人提出老问题,数据跨境是否越权。林允儿让技术骨干把双哈希礼仪投到侧屏,三十秒教学短片走完,右下角停在群众回执绿灯。
她把用途白名单放到前面,让任务编号与验证权分开站位,地方只定义编号与用途,验证在观察点证据位验证台,回执不亮,口岸不开。
研究员追问是否可能被伪造。她抬手,现场做一次耦合测试,靠泊图的时间码与卡口影像哈希精准对齐,延迟看板零红点。屏幕最底端浮出八个字,风吹不走编号。
第三组议题叫治理的可复制度。她没有拿成功片段,而是把失败样本公开课放上来。讲师卡顿的一秒作为开头,错—改—证三步像扳机一样依次落下。
不可复制清单被她放在第一屏,财力赤字、数据断点、体制未校准三条用红线顶住,任何一条没补齐,练管道,不谈速度。来自欧洲的一位经济学者在记录本上停了一下,写下一个字,边界。
会中段,最尖的质疑落在房地产。对方担心收紧会伤害增长。林允儿把昨天签约池的结构图推上屏,制造七成、科研二成、供应链一成,后面跟着两条曲线,制造投资开工率抬升,地价收入占比下降。她不讲愿景,只给了两张图的交叉点。那一刻,几支笔同时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