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第一次常委会交锋(2 / 2)

我一条条地进行回应:

“关于农业示范区的风险,我们选择青峰镇河谷地,就是因为那里基础相对较好,群众改变意愿强烈。我们将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的模式,引入农业保险公司,设立风险基金,最大限度降低农民损失。责任问题,由我林致远和青峰镇政府主要承担!”

“关于修路的资金,向上争取,我已经和发改委的同志梳理了所有可能的政策渠道,并且准备近期亲自带队去省里汇报。PPP模式,我们可以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确保规范操作。前期那点勘察设计费用,县财政就是再困难,挤也要挤出来!这不仅是修路,更是表明我们县委县政府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

我语气加重:“至于干部的思想波动和工作连续性,我认为,最大的波动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大的不连续,是发展的停滞!我们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带领大家干事创业,恰恰能凝聚人心,稳定队伍!”

我停顿了一下,让这些话充分被吸收,然后继续说道:“我知道,做这些事有风险,有困难。但是,我想请问大家,如果我们因为害怕风险就不作为,因为困难重重就退缩,那我们坐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拿着人民的俸禄,难道就是为了维持一个‘不出事’的平庸局面吗?”

我的目光变得锐利:“青云县的现状,大家都清楚。财政困难,民生困苦,干部士气低落。我们再这样‘稳妥’下去,‘研究’下去,结果是什么?是机遇尽失,是差距越拉越大,是老百姓对我们彻底失去信心!到时候,我们怎么向组织交代?怎么向青云县的几十万父老乡亲交代?”

我站起身,双手按在会议桌上,身体前倾,展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这两个项目,不是我心血来潮,是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后,认为必须打响的**第一枪**!它们关乎民生,关乎发展,更关乎信心!在这个问题上,县政府没有退路,我林致远也没有退路!我恳请常委会支持县政府的议案!如果常委会认为风险不可控,那么我愿意立下军令状,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我一人承担!”

我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我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提出了解决方案;我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揽责;我更把问题提升到了“执政为民”的高度和“历史责任”的层面。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马胜才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盯着我,眼神复杂。刘国栋和孙建国等人也面露惊愕,他们可能没想到我会如此强硬和决绝。

一直沉默的副书记张海,此时抬起头,缓缓开口了:“我谈点看法。林县长到任时间不长,但深入基层,抓住了当前我县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群众的主要诉求。这两个项目,方向是对的,也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虽然存在困难,但正如林县长所说,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前进。我认为,常委会应该给予支持,同时也要帮助县政府把控风险,共同努力把好事办好。”

张海的表态,像一个关键的砝码,打破了僵局。他作为副书记,地位仅次于马胜才,他的支持至关重要。

马胜才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如果再强行反对,不仅理由不充分,还可能显得他固步自封,甚至影响班子团结。他重新露出笑容,尽管有些勉强:“致远同志的决心和担当,确实令人感动。张海同志的意见也很中肯。既然县政府考虑得如此周全,又有这么大的决心,那县委就支持你们先干起来!不过,一定要加强汇报,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提交常委会研究。”

他最终还是用了“先干起来”和“加强汇报”这样的措辞,保留了事后追究的余地,但毕竟,议案算是通过了。

散会后,我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这第一次常委会交锋,我看似赢了,但赢得并不轻松。我清楚地知道,我与马胜才等人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未来的路,必将更加崎岖。

但无论如何,这第一道关卡,我闯过来了。青云县这潭死水,终于被我用力搅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