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父亲的忠告(2 / 2)

父亲编竹筐的手顿了顿,只“嗯”了一声,头也没抬:“青云县?知道,穷地方,山多,路不好走。”

“我知道。”我深吸一口气,“就是想做点实事。”

这时,母亲端着热水和鸡蛋进来,听到这话,脸上又是骄傲又是担忧:“当县长是好事,可那地方……我听说穷得很,你去了能习惯吗?可别累坏了身子。”

父亲终于放下手里的活计,抬起眼,那双看过几十年风雨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我:“官当大了,找你办事的人就多了,说好话的,送东西的,都不会少。”

我点点头:“我明白,周老(周汝信)也嘱咐过我。”

“你周老是大官,他的话在理。但我就是个老农民,不懂你们官场那些弯弯绕。”父亲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却像锤子一样敲在我心上,“我就跟你说一句:致远啊,别忘了你是咋走到今天的。你是咱林家坳吃红薯饭、走泥巴路出去的娃。啥时候,都别忘了地是咋种的,苗是咋长的,老百姓碗里端的到底是啥。”

他指了指门外:“你看咱村头那棵老槐树,为啥能活几百年?根扎得深!你的根在哪?在咱这土坷垃里,在那些一年到头土里刨食的人里头。根要是烂了,树长得再高,风一吹也得倒。”

母亲在一旁插话:“你爸说得对!咱不图你当多大官,就图你个平安踏实。不该拿的别拿,不该应的别应。”

父亲最后总结道:“去吧,既然组织信你,就好好干。记着,官帽是纸糊的,风一吹就跑;人心是秤,砣在自己心里。”

父亲的话,没有引经据典,却比任何一场就职前的谈话都让我震撼。它像一盆来自故乡深井的凉水,浇在我因即将主政一方而有些发热的头脑上。是啊,我的根在这里。我所有的奋斗,最初的起点,不就是想让像父母、像林家坳乡亲这样的人,日子能好过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