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书信传情(1 / 2)

孤独的周末过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但我知道,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与同事间那层微妙的距离感依然存在,只是我不再像最初那样惶惑不安。王老师那句“保持平常心”和“在孤独中沉淀”,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了我的心神。

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除了完成日常任务,继续深入研究ppp模式和营商环境优化的问题。同时,我也格外关注石岭乡事件的后续进展。北山县那份轻描淡写的处理意见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我利用一切机会,向张主任、甚至偶尔遇到周副秘书长时,委婉但坚持地反映石岭乡问题的严重性和群众诉求的合理性。我知道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这天下午,门卫室的老大爷喊住我:“林干事,有你的信!”

我的心猛地一跳。在这个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书信是异地恋人之间最重要的纽带。我几乎是跑着过去的,从老大爷手里接过那封贴着邮票、字迹娟秀的信封。是沈清薇的来信。

回到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纸带着淡淡的墨香,清薇那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先写些生活琐事,而是直接回应了我上封信里倾诉的困惑和孤独。

“致远,展信佳。读了你的信,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能想象你一个人在省城的孤独,还有面对石岭乡那样的事情时的无力感。你说感觉自己像站在岸边,看着溺水的人挣扎,却递不出竹竿。我懂这种感觉。”

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有些发热。被人理解的感觉,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但是致远,你不要太过自责和焦虑。你还记得我们大学时读过的《岳阳楼记》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份情怀是珍贵的,但实现它需要时间和过程。你现在做的每一份扎实的调研,写的每一份有见地的报告,甚至每一次为像石岭乡那样的群众发出的声音,都是在递出你的‘竹竿’,也许这根‘竹竿’现在还不够长,不够结实,但只要你坚持递出去,总有一天能触碰到需要它的人。”

她的文字温柔而有力,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平我内心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