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醉后的清醒(2 / 2)

“嗯,”他挥挥手,“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另外,石岭乡那个事,上面很重视,已经责成北山县尽快调查处理,给群众一个答复。你关注一下后续进展。”

听到石岭乡,我精神一振,连忙点头。那个按满红手印的联名信和杨老支书悲愤的面容,瞬间冲淡了宿醉带来的萎靡。

下班后,我没有直接回宿舍。漫无目的地走在省城的街道上,华灯初上,车水马龙。昨晚宴会厅的喧嚣与此刻街头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我想起老家父母在田里劳作的身影,想起清河县老乡们期盼的眼神,想起石岭乡村民无声的控诉……一种巨大的割裂感涌上心头。

我们制定的政策,我们讨论的改革,我们觥筹交错间谈论的发展,最终都要落到这些最普通的人身上。而我在酒桌上感受到的那种浮华与虚妄,与这些沉甸甸的现实相比,显得那么轻飘,甚至有些可笑。

我走到一个报摊前,买了一份晚报。头版报道的正是我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闻,配图是某个开发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让我立刻想起了平州那片荒凉的开发区和大河村村民的抱怨。

报纸上的话语是光鲜的,是充满希望的。但我知道,在光鲜的背后,还有无数像大河村、像石岭乡那样需要被看见、被倾听、被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

回到宿舍,我给自己泡了一杯沈清薇带来的浓茶。茶叶在热水中舒展,散发出清冽的香气。我坐在书桌前,摊开稿纸,却久久没有落笔。

醉意已散,但一种更深沉的清醒开始占据我的内心。我意识到,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文件语气、汇报艺术、聆听技巧,甚至不仅仅是酒桌生存法则。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一颗贴近群众的初心。

官场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既有激流暗涌,也有平静港湾。昨晚的醉酒,像一次不小心呛入的海水,苦涩,却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片海洋的咸涩与浩瀚。而石岭乡那些鲜红的手印,则像远方的灯塔,提醒着我航行的方向和意义。

我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开始在稿纸上写下关于“ppp模式”的初步思考。我知道,从沉醉中彻底清醒过来,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投入具体的工作,用理性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来沉淀那颗被酒精和复杂人际搅动得有些浮躁的心。

窗外的夜色渐浓,而我桌上的台灯,却将这一方书桌照得格外明亮。醉后的清醒,虽然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却让我的思想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沉淀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