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县界的牌子(1 / 2)

经过近七个小时的颠簸,就在我感觉全身骨头都快散架的时候,汽车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司机如释重负地喊了一嗓子:“到了到了!前面就是青云县界了!”

全车人精神都为之一振。我也立刻坐直了身体,目光投向车头前方。

果然,在道路右侧,出现了一个水泥墩子,上面立着一块斑驳的木牌,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曾经是牌子的几块烂木板。木牌饱经风雨侵蚀,油漆剥落殆尽,只能勉强辨认出上面用红色写的、已经褪成粉白色的残缺大字:“青……县……界”。那个“云”字,只剩下半个“雨”字头,倔强地留在那里,诉说着曾经的完整。

牌子歪斜着,仿佛随时都会倒塌。牌子后面,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再远处,就是那些低矮、陈旧的县城建筑。

这就是青云县的门面?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往往就从这些细节开始。这块破败的县界牌,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落魄和不受重视。

对比省城周边那些修建得气派非凡、带有标志性雕塑的县界、市界牌坊,这里的寒酸,简直让人心酸。

汽车没有停留,缓缓驶过了这块象征性的界牌。意味着我,林致远,正式踏入了青云县的地界。

路况稍微好了一些,变成了坑洼相对较少的柏油路,但依然狭窄。两旁的建筑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三四层的楼房,样式老旧,墙面斑驳。店铺的招牌五花八门,但大多设计粗糙,有些甚至就是一块木板手写的。街上行人不多,自行车和摩托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偶尔能看到一辆破旧的吉普车或者面包车驶过。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有煤烟味、路边小吃摊的油烟味,还有若有若无的垃圾堆散发出的酸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