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周正杰:“我意已决,由你出面,筹备成立‘山西煤业’、‘淮南矿业’与‘当涂铁厂’。”
周正杰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安邦!开矿设厂,这动静可比开超市大上百倍!此乃国之重器,涉及地方豪强、矿监税使、卫所利益,甚至直指工部和内府!我们这是在虎口夺食啊!朝廷在各地自有官营铁厂,岂容民间轻易涉足此等要害?”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以巡抚衙门的名义直接插手。”苏宁打断他,语气沉稳而坚定,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要以你‘大明超市’的名义上奏。奏章就这么写——为稳定农具、铁锅等民用铁器价格,保障‘大明超市’货栈供应,平抑物价,惠及民生,特请开矿设厂。利润,我们可以让出去大部分,甚至可以承诺,所出矿产、钢铁,皆以优惠价格优先供应官营工坊及军器局所需。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拿到这开采和生产的‘权利’!名正,则言顺。”
周正杰沉吟片刻,眼中渐渐亮起光芒,他明白了表弟的迂回策略:“妙啊!以‘便民’、‘平价’为旗号,陛下和户部看在稳定税源和民心的份上,阻力会小很多。只是……这其中的打点,所费恐怕……”
“钱不是问题。”苏宁大手一挥,“‘大明超市’如今日进斗金,正是用在此时。记住,我们要的不是一时之利,而是这工业命脉的掌控之权!”
“我明白了!”周正杰重重顿首,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在苏宁的幕后运筹和庞大财力的支持下,两场不见硝烟却激烈异常的资源争夺战,在南直隶和山西悄然打响。
周正杰携重金与“大明超市保障民生”的大义名分,亲自奔赴山西和淮南。
他并未鲁莽地与当地盘根错节的煤窑主们硬碰硬,而是采取了更为高明的手段:对于愿意出让的小煤窑,以远超市价的真金白银进行收购,快速整合零散矿区;向一些中等规模的煤窑主,展示由苏宁“工业空间”提供的、更安全、效率更高的采矿方案和简易通风、排水设备图纸,以技术入股为诱饵,吸引他们合作开发深层煤矿;同时,巨额的“炭敬”如流水般洒向南京守备太监、户部派驻的矿监以及地方实权官员。
一道道奏折上,开采煤矿被精心描绘成“利国利民,平抑煤价,充盈国库”的德政。
而在当涂铁矿的争夺上,则更为波诡云谲。
因铁矿涉及军器制造原料,朝廷控制极严。
苏宁亲自修书数封,动用了徐阶遗留的部分门生故旧关系网,并在呈递给隆庆皇帝的密折中极具说服力地陈述:“……于当涂设新式铁厂,采用海外秘法,可大幅提升出铁率,锤炼精钢。若成,则南直隶军械、漕船修缮,乃至农具供应,可不再远求于北,岁省帑银巨万,于固国安民,大有裨益……”
……
一日,周正杰从外面回来,面带忧色,屏退左右后,压低声音对苏宁说:“安邦,近日在外奔走,听到一些风声……听说陛下如今深居宫内,颇宠幸李淑妃等人,用于后宫用度及赏赐的开支日增,甚至……甚至有人私下议论,陛下变得有些……骄奢淫逸了?”
苏宁闻言,目光骤然锐利,抬手制止了他:“表哥,慎言!陛下天威难测,宫闱之事,岂是我等臣子可以妄加议论的?”
周正杰一怔,随即恍然:“呃……是愚兄失言了。”
苏宁眼神深邃,看着他问道:“此话是何人对你说的?在何种场合?”
周正杰回想了一下,答道:“是当涂一位颇有名望的士人,阮铭洋。他在一次文人雅集上,看似无意间对我提起,言语间颇多忧国之情,还说……还说以安邦你如今简在帝心,又身负巡抚重任,理应上奏劝谏,请陛下戒骄戒色,以社稷为重。”
苏宁冷哼一声,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哼!这是有人坐不住了,想把我们当枪使,推到风口浪尖上去得罪陛下。我们若真上了这劝谏的奏章,无论成败,都会成为清流攻讦陛下的棋子,届时陛下震怒,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们。真把我苏宁当成只会读圣贤书的迂腐之辈了?”
周正杰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如此!这些读书人的心思,真是……多谢安邦提醒!”
尽管过程充满博弈与代价,但在苏宁全方位的谋划下,矿照和设厂许可最终还是艰难地拿到了手。
接下来,便是震撼人心的建设阶段。
在苏宁的亲自指导下,来自工业空间的、超越时代的矿场规划图和钢铁厂设计图被秘密拿出。
矿工们惊愕地发现,新东家带来了从未见过的钢铁井架,用一种叫做“炸药”的神奇之物开山破石,轰鸣声中,效率远超以往的镐刨肩挑。
虽然开采主体仍依赖人力,但安全性和效率已不可同日而语。
长江之畔,当涂山脚下,一片巨大的工地上,数以千计的工匠和劳役在几位沉默寡言、技艺超群(由AI机器人伪装)的“海外匠师”指挥下,依图施工。
高大的、融合了现代高炉原理与明代工艺条件的巨型炼铁炉拔地而起,其容积、设计的炉温与鼓风效率,远超此时大明任何一座官营或私营炼铁炉。
配套的焦化窑(用于将淮南煤炼成焦炭,提升炉温)、烧结场地、利用水力驱动的巨型锻锤等设施一应俱全。
当第一炉炽热通红的铁水,沿着耐火砖砌成的沟槽如岩浆般奔流而出,映红了半个天空,最终注入巨大的砂型模具时,在场所有的工匠、劳役乃至前来观摩的官员,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许多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见证的,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唯有并肩站立的苏宁和周正杰,保持着外人所不能理解的沉静。
他们知道,这奔流的不仅仅是铁水,更是未来驰骋四海之战舰的龙骨、捍卫疆土之火炮的膛线、推动时代之机器的骨架,是一个崭新时代赖以立足的坚硬基石。
……
当涂铁厂出产的第一批烙印着“周”字徽记的钢材,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立刻震惊了整个南直隶,消息甚至很快传到了京城工部。
这批钢材质地均匀,韧性极佳,无论是用于打造农具、刀剪,还是送往军器局试验性的锻造兵甲,都远胜官营铁厂的产品。
一部分最优质的钢材被秘密送入苏宁的“工业空间”,作为高精度设备生产的基础原料。
而大部分钢材,则通过“大明超市”及其背后的庞大供销社网络,以“平价”供应给旗下合作的农具坊、造船厂,乃至皇家兵器局南京分局,迅速占据了市场,并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周正杰站在马鞍山铁厂的高处,望着脚下烟囱林立、铁水奔流、一片火热朝天的景象,感受着脚下大地隐约传来的轰鸣,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转过头,对身旁目光沉静的苏宁感叹道:
“安邦,时至今日,我才算真正明白了你的雄心。你这不仅仅是为了聚敛财富,而是要亲手为这个日渐僵化的老大帝国,换上一副全新的、钢铁的骨骼啊!”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隐忧,“只是……你如今以巡抚之尊,如此大兴工商,甚至亲身参与其中,虽于国于民有利,但恐怕……恐怕会招致朝中清流非议,于你清誉有损,将来入阁拜相之路……”
苏宁负手而立,目光穿越喧嚣的工地,投向遥远的天际,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表哥,做相公,更需要有实打实的根基。若无实力,即便身居高位,也不过是他人掌中傀儡,随波逐流罢了。”
“至于非议?”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超然,几分决绝,“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清楚,脚下正在走的,是一条通往何等光明的道路。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但现在,我们必须这么做。”
周正杰看着表弟坚毅的侧脸,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啊!这副足以承载一个新时代的钢铁骨骼,正从山西和淮南的深厚煤海,与当涂的炽热铁流中,缓缓孕育,即将破土而出,发出它震撼世界的龙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