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1 / 2)

绝伦的一刀。

就在李成全力闪避的瞬间,两声低喝同时传来,一直躺在地上寻找机会的阮小二,借此猛地飞起一脚用力向杨志的小腿踢去。而一直就在李成身边全神戒备的周竟也怒吼一声,拔出藏在车辕下面的长剑不顾一切地向杨志迎面攻去。两方面同时发难,逼得杨志只好放弃追杀李成,挥刀向周竟劈来。阮小二则借机连滚带爬地脱离了杨志的控制,逃得了性命。

这是最新写的,也是很少的几处打斗

偶还是喜欢气氛渲染,有助于读者的代入感

点头风,脚步,汗水,布景,都可以组成格斗画面

此处插播魏岳曾经写过的打斗示例:

王吉执剑在手,心头宁定。单臂一振,短剑低吟,剑光崩射,落向山鬼胸口

剑光影里,山鬼疾退,王吉轩眉再刺,剑如迅电,山鬼再退,厉吼连连,王吉气势蕴足又是一剑短剑骤然迫发凌厉的啸音,连环三刺一举将山鬼迫到了屋角。

剑势已尽,鬼物未伤皮毛,王吉心下微凉,气势稍滞,出剑慢了两分,山鬼眼放寒光,森然欲噬,身形暴起,快似猿猱,呼地一下猛扑上来

王子阳身形一转,手中短剑如流星飞射,再刺山鬼快剑绝风,直指咽喉,比方才三剑更快,更狠

老和尚趁着活尸萎靡不振的当口,褪下手腕上的一串藏青色念珠,断开丝绳,望空一掷一百零八颗珠子毫光四射,周遍覆盖园中天地,竟将那活尸笼罩于珠网之内。

一颗颗珠子或浮空,或落地,落地之珠光芒潜隐,浮空之珠反射月华,灿若天星,百八颗念珠各据其位,一条条光丝以珠子为基点相互沟通,顷刻间布就了一座“琉璃光王阵”。

世间有两大佛土,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天宫,此阵乃是那东方教主,琉璃天宫主人,药师王佛传下的降妖伏魔,净一切阴秽的佛门大阵。

活尸哼都未哼就被扯入阵中,竟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组成阵势的一颗颗法珠都加持有佛门念力,百珠共鸣,形成无边法力之海,而这活尸即将在这海中没顶。

王吉眼看着青珠成阵,点点明光,清辉流映,就似幼时常在河边树下捕捉的萤火虫,有着虚无空幻之美,不禁有所感惑,“辉光射月,神通如是。”

插播玉晚楼对谍战文的看法:

写谍战,很多人觉得红线太多,不小心就踩线了,其实不完全是

写谍战,其实很多人想看的是那种两种身份之间感情的挣扎,至于真正的情报,其实不用太留意的

写谍战,想出版,就不能写太多的女性角色

23个就够了

偶看那本谍战征文的反骨虽然不知道他能不能得奖,但是当时就觉得那本书,没办法出版

写的是不错,但是出版拒绝

情节拖,可以删,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太yy了

而且主角的心理,全书的基调都比较阴暗冷酷

不和谐呀不和谐

感情戏,主要是心理活动

情节发展,各位大神应该很有心得了

打打杀杀蜜里调油打打杀杀蜜里调油

哎,循环下去吧

剧本怎么写

剧本强调镜头感

举例:

场景2

日房间内

主角站在自己房间的窗户前,傍晚的阳光透射进来,房间内显得十分昏暗。

主角向楼下望去,镜头转过,楼下一条繁华的商业小街,

画外音叫卖声和促销广告的喇叭的吆喝声

镜头沿着小街缓缓拉回,镜头里,对面的孙记老汤的招牌一闪而过。

镜头收回,主角特写放下行李,向门外走去。

上面是一场戏

场景2:日房间内

已经把时间地点写清楚了

这是专业的文学剧本

一般都是这样写

玉玉,现在剧本主要流行什么

目前啊,奋斗型的

都市题材投资不高。主要是在演员上投资大一点

那些拍摄场景都不用花钱

一般是拉赞助

演员的服装更不用花钱了

而且都市题材用意加软广告

很好的赚钱方法

历史古装剧,投资都很大,一般不是名编剧很难拉到投资

有稿子,找导演找制片,也难点

套用多一半大大的话:剧本可以适当yy,但绝不要多女情节,多注意生活

说说现在最流行的都市出版吧

都市题材,实体还是更重视贴近生活的

对了,到底什么样的穿越历史书才能简体出版

都一样的穿越,种地文肯定没人看

多巨巨的那本,卖的其实很一般

这个就是实体和网络的区别

实体更流行二月河那种

争霸文好一点

目前,穿越已经到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境地

没什么流行不流行了

如果出的话,出版社肯定会要求改掉穿越吧

偶能联系到的出版商和出版社,一听到穿越文跑得比兔子还快

玉玉,再说说实体的情节吧

实体的情节,卖得好的还是能和读者有强烈共鸣的

也就是网络的小白就求个痛快。

实体书的读者,想看到生活中的自己

是的,也不太完全

和自己相近,但是又强大一些,但是不能太强大,否则就有了距离感

这样主角,最好

实体的读者,除了情节,还是更看多一些文稿的质量

质量,首看文笔

开头的时候不妨炫耀一下文笔,但是控制在一百字以内

文笔是慢慢练出来的,写多了小白文,文笔会倒退的

十九

修持境界的感悟,自心与外物没有分别。心物一源,物我一体。

二十

中者静也,一也,道也,无也,虚也,悟到彻底,都有同等含义,守中曰静,静曰得一,一合于道,道归虚无。于是文字可破,得其意而忘其言。

二一

静,非一团死寂之谓,非固定不变之谓,乃在有动与无动之间状态。静而欲动、欲动未动之状态谓之静,不动不静、动静兼容之状态亦谓之静。

二二

静到妙处,万物皆与我心心相通,万物与我皆有情,而我独超乎世俗凡情之上矣。

二三

梦闻:“老子讲退死,讲良知化形,讲外生死,有离俗之方,以化生死。”醒来记之。

二四

梦闻:“积阳而动,积阴而返。”

二五

静到妙处,空洞畅快,无边道力,来自清静。有何理由不能一切放下,弃却尘累,归入清静,得大自在。

二六

进道之时,往往是道魔并现。此时全仗平日修性之功,性定则进道,性动则入魔。

二七

先天三宝元精、元炁、元神,本属一源,实不可分。老子曰:“此三者不可致诘,相混为一”是也。只有后天三宝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才有分别。

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