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1 / 2)

重活记 唐观水 5660 字 2019-04-19

到一个大靠山,一个强大国家作为靠山。单纯以功利角度来看。美欧国家绝对不用想,自己地人种身份就决定不可能进入他们的主流核心机构,香港更不用指望,唯一的选择,恐怕还是自己的祖国,中国大陆。

中国是一个大国,还是常任理事国,而这个大国那么巧,又是一个穷国,而不是一个强国。当然,因为社会制度不同,掌握这个大国的,并非是金融家,而是那些军事政治家,或者说是功勋阶级。尽管自己并非功勋后代,不是太子党,但是自己有庞大的资金,有特殊地背景,可以帮中国很多忙,这应该是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地中国最需要的一个角色。

想到这里,唐欢又是浑身一阵冷汗,他不禁为自己先前的鲁莽而感到一阵心惊。

是啊,突然的要求见最高领导,然后鬼使神差地暴露自己的底牌,又大言不惭的说什么防止自己当时究竟在说些什么怎么会那么简单就吐露一

不过再仔细一想,他也就释然,毕竟他也是长在红旗下,受党多年教育,尽管后来互联网时代变得不良民了,良心大大的坏了,但也就只敢私下里说一说,真的遇到高官,其实跟其他小人物一样,还是怀着一种敬畏之

因此,面对最高首长,表现的慌张,急于表现自己,甚至语无伦次,也就不难理解。

然后,既然是如此,最高首长并没有全面认同自己的话,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毕竟现在的邓首长,是一个走过腥风血雨,三起三落,经历过多少大阵仗与勾心斗角地老牌政治家,他地睿智,不仅在目前的国内是罕见地,在目前的国际上也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慑力。后来很多人都说,多亏邓首长,否则中国在冷战期间那个复杂的时期,可能真要走上前苏联的道路,那时候,凭着中国的底子跟善于内斗的特性,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是啊,尽管不是第一个提出改革开放的人,但他却是第一个率先敢于大胆改革开放的最高领导,然后,在文革之后,人们思想混乱,党的政权面临严峻挑战,毅然发动一场战争,不但政治上凝聚了人心,巩固了政权,军事上也检验了中国部队战斗力,从而开始了大规模军事化改革,而在外交上,也跟美国的关系大大升温,拉着美国压苏联,并且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跟威慑力。其实中国就是通过一场越战,才重新走出文革期间的阴影,一跃而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自己的威力,也变相为之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既然是这样一个伟人,那么自己一个凭着先知聪明,而没有伟人特质的人,凭什么认为他什么都不懂什么是伟人,伟人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于能够通过细微的小事,推断将来,跟自己这样特殊的存在是两码事,本质上不一样。

当然了,具体经济方面,邓首长恐怕还真的不如自己,比如在金融战争的理论,恐怕他也只知道一个和平演变。但究竟如何和平演变。具体用什么方法,恐怕他还一知半解。而现在看来,所谓和平演变地第一枪,就是通过金融战争来实现。

当时邓首长对自己热情而又不全面支持,恐怕也是心存疑虑,害怕自己又成了别人地枪。毕竟他这样的人,不可能只听自己的片面之言就全面支持一个人。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想要获得祖国大陆的全面支持,还得做出点实际的东西表示才是。

那么自己该如何表示呢想到这里,唐欢忽然笑了,他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在做了。

没错,最大的表示。就是大力投资内地。\\\\\\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目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项目,特别是重工产业

这个投资内地,其实对自己也是有大大地好处,刨除爱国心不说。刨除能获得祖国大陆的支持不谈,光这投资内地能够获得的利润,就绝对是空前的,因为目前国内的金融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有太多空子可以钻,而且自己是中国人地身份咱是因为年龄小,唐欢尽管因为唱歌有美国地居住权以及香港居住权,但出生地在中国。在成年之前加入正式国籍之前。现在也依然可以说是大陆人,还有香港身份的老娘做依托。加上雄厚的资本,能够获得更巨大的优势。

不客气地说,他如果现在投资内地,以他地优势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无可抵挡。

当然,唐欢也想到了,中国太子党们以及庞大的官倒依然客观存在,在这个历史时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自己必须避开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或者说是要跟这些利益群体一起致富,不能什么都自己吃。可问题是,自己的资金太过庞大,如果现在投入进去,恐怕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而要是故意放水,他们恐怕就会认为自己好欺负,根据国人欺软怕硬的一贯性格,说不定他们反而会自不量力的来觊觎,万一最后惹出点事情来,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对于那些太子党先期某些人的德行,他可是太清楚了,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很多就是他们目前地写照。

那么,既要花大价钱投资内陆,又要显示自己地力量,还要避免跟那些太子党官倒之类的有太多纠葛,更要得到丰厚地回报,那么,想来想去,貌似中国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频临倒闭的,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了。中国的重工业,底子还是很厚的,当然,经历了那么多事情,问题也是多多,可以说目前的中国重工业跟制造业,都是一个虚浮的工业体,在国际上不具备任何的竞争力。

但是烂船还有三斤钉,中国这几十年来的重工业发展,更多的是体制上的问题跟政治上的问题,在软方面,中国这几十年来,还是培养了大量优秀而敬业的专家,这才是一个工业最宝贵的财富,也就是人才

设备落后可以引进,技术落后也可以引进,但要走上真正的工业强国之路,归根到底还在于那些使用这一切的人才,只有人才保留了,并且焕发了他们的力量,才能走自主研发,才能重新翻本。

二战后,德国覆亡之后,苏联忙着抢工业设施,而美国却在忙着派飞机抢各种技术专家,后来的发展就一目了然。

中国的这些老一辈专家,他们的专业知识无疑是极其丰富的,毕竟在物理化学这方面,就是等待去发现,跟政治是两码事,也不存在富国穷国的鸿沟。这些宝贵的人才,就是缺少一个能完全发挥他们力量的所在,以及一个能激发他们那斗志的环境。

投资重工业,制造业,还有冶金化工等方面,正好可以引用国外的先进体制,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定可以让他们重新发挥应有的才能,而可以预期的是,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肯定是可观的很。

同时,这些重工业项目都是投资大回报慢,那些太子党估计是没兴趣也没实力搞这些个,国家呢,很多想搞,但目前也没实力搞,那么自己联合他们去搞,给他们送钱送技术送管理制度,他们肯定是乐呵呵的要命。

只要自己投资的规模够大,效果够好,那么自然也就让自己跟国家绑在了一起,到时候,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些举足轻重的企业来在国内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进而在国际上继续去搞东搞西,不用害怕万一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