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正式报到.工资级别.家人惊喜(2 / 2)

离开万组长的办公室,阳光明抱着那迭资料,沿着安静的走廊往回走,回到属于自己的那间独立办公室。

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将资料轻轻放在桌角,环顾这方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学术小天地,他的心情很是愉悦。

已经是第三世为人了。

这一世,他只想避开风口浪尖,远离那些过于激烈的竞争与纷扰,过一种轻松、从容、内心安宁的生活,同时又能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

选择基础数学研究,在此时的他看来,几乎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途径。

既不能什么都不做,毕竟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也是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能带给家人荣耀和保障;又能拥有一份相对超脱、自由、安静的工作环境。

作为基础数学的研究人员,他不需要像一些工科研究者那样泡在实验室里,与复杂的仪器设备打交道,不需要处理繁复的实验数据和维护关系。

他的战场主要就在这间办公室,在他的大脑里,在纸笔之间,在与同行思想的碰撞中。

研究方向又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只要最终能拿出过硬的、经得起推敲的成果,过程并不会受到太多外在的约束和干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去探索。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工作。

至于工资待遇,他不是非常在意。

他那个随他穿越而来的冰箱空间里,每日刷新的财富和物资,足以让一家人在这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过上远超当前平均水平的生活。

但他也深刻理解,这份明面上的工资对家人的意义非同一般。

那不仅仅是钱,更是他“正式工作”、“国家干部”身份的象征,是组织认可的标志,是让母亲和奶奶安心、自豪的源泉,是她们在邻里间挺直腰杆的底气。

如果真能如万组长所说,定级为十二级技术工资,那么每月的基础工资就是六十二元。

在当下,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绝对算是高工资了。

要知道,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工人,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元。

普通工厂的学徒工,一开始只有十几二十元。

母亲田玉芬在区妇联是行政二十二级干部,月工资四十三元,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母子二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已经超过了一百元。

这样的家庭收入,在这个年代,足以让一家人生活得相当宽裕,不仅衣食无忧,还能有所积蓄,足以让无数家庭羡慕。

想到这里,他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能让家人感到安心、骄傲和满足,这本身就是他努力的一部分意义所在,这种情感的回报,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平静下心绪,他翻开万组长给的那迭资料,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资料主要是关于典型群和李群的重点研究课题,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公开问题综述。

时间在安静的阅读和思考中悄然流逝。

下午五点半,是研究所规定的下班时间。

阳光明将看到一半的资料小心地合上,然后将桌面上的稿纸整理好,锁进抽屉,确保没有遗漏任何涉及演算内容的纸张。然后他拎起挎包,从容地离开了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微风拂面,带着京都城特有的略带干燥的气息。

中关村一带,此时还远不是后来的高科技园区模样,多是些平房、院落和少量的三四层楼房,道路两旁树木葱郁,主要是国槐和白杨,显得颇为宁静。

不到二十分钟,他就回到了那座熟悉的,位于胡同深处的四合院。

走进东跨院的月亮门,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母亲田玉芬今天下班比他稍早一点,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

奶奶坐在堂屋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摇着一把大大的蒲扇,眯着眼睛,看着小孙女阳珊珊在院子里用粉笔画格子,蹦蹦跳跳。

夕阳的余晖金黄而温暖,将小院的青砖地面、窗棂和家人的身影都染成一片柔和的金色,看上去美好而温馨。

“哥!你回来啦!”阳珊珊第一个看到哥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立刻像只快乐的小鸟般飞奔过来,两条小辫子在脑后一甩一甩。

“慢一点。”阳光明笑着伸手,熟练而疼爱地摸了摸妹妹的头。

“光明回来了。”奶奶也抬起头,脸上露出慈祥而欣慰的笑容。

厨房里的田玉芬听到动静,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系着围裙:“回来得正好,饭马上就好了。今天上班怎么样?还顺利吗?你们组长好相处吗?”

她的语气里带着自然而然的刻在骨子里的关切,一连串的问题透露出她一天的挂念。

阳光明把挎包放回自己屋里,走到院子中,先回答了母亲最关心的问题:“挺顺利的,娘。我们组长和同事都挺好相处的。”

他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很自然地接过奶奶手里那把大大的蒲扇,力道均匀地轻轻给奶奶扇着风,带来阵阵凉意。

田玉芬一边在厨房里忙碌着,锅里传来滋啦的炒菜声,一边又忍不住隔着窗户追问,声音提高了一些:

“具体给你分配了什么工作,难度大不大?有没有说工资待遇怎么定?”

她最关心的还是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老太太也停下了自己摇扇子的动作,侧过身子,浑浊却充满期待的眼睛紧紧盯着孙子,手里的蒲扇无意识地轻拍着膝盖。

对于她们来说,阳光明的工作和收入,是眼下家里头等重要的大事,关系到整个家庭的未来。

阳光明知道她们关心,便用平实的语言,详细地将今天见到万钰先组长的情况说了一遍。

他描述了万组长的样貌和气质,重点转述了万组长对他的勉励和欣赏,组里自由宽松、注重实绩的研究氛围,以及他拥有独立办公室的优越条件。

他尽量将研究所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家人能理解的日常话语。

当听到儿子不仅得到了直属领导的赏识和欢迎,还拥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时,田玉芬和秦兰英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和自豪的笑容。

在她们朴素的认知里,有单独的办公室,那是了不得的待遇,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说明自家孩子一进去就受到了重视。

最后,阳光明提到了她们最关心的工资待遇问题,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万组长说,因为我在《数学学报》上发表的那三篇论文,水平很高,所以工资定级不会按普通的实习大学生算。”

阳光明进一步解释:“他说,至少也会给我定十三级工资,相当于大学生转正后的水平。而且,争取定为十二级工资的可能性也很大。”

“十二级?”

田玉芬从厨房里探出大半个身子,手里还握着锅铲,脸上带着一丝不确定和强烈的期待,声音都有些发紧,“那……十二级工资是多少钱一个月?”她需要确认那个数字。

老太太也紧张地向前倾着身子,手里的蒲扇完全忘了摇,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孙子的嘴巴。

阳光明依然保持着平静,但清晰地吐出那个对家庭而言,意义重大的数字:“如果定为十二级技术工资,每月的基础工资是六十二元。”

“六十二块!”

田玉芬失声惊呼,手里的锅铲差点掉在地上,她连忙用手扶住锅台,稳住身形,脸上瞬间被巨大的的惊喜笼罩,“真的?一个月……六十二块?”

她反复确认着,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老太太也激动得一下子从小马扎上站了起来,身体微微晃了一下,阳光明赶紧伸手扶住她。

老太太的声音都有些发颤,带着哽咽:“六十二块?我的老天爷……光明,你……你没说错吧?

刚参加工作,就能拿这么多?这……这比好些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拿得还多啊!”

也难怪她们如此激动失态。

田玉芬自己在区妇联,是正经的国家行政干部,一个月也才四十三块钱。

而她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就有可能拿到六十二块钱!

这远远超出了她们最好的预期,简直像做梦一样。

阳珊珊虽然对六十二块钱的具体价值还没有太清晰的概念,但也知道这是一大笔钱,看到奶奶和母亲如此高兴,她也跟着拍手雀跃,在院子里转着圈:

“哥哥真厉害!哥哥真厉害!每个月这么多工资,比妈妈都高!”

“万组长是这么说的,他说会尽力争取。最终结果,还要等所里的正式通知,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阳光明保持着一贯的沉稳,没有把话说得太满,给家人也给自己留了点余地。

但田玉芬和老太太已经被这个“极有可能”的巨大惊喜淹没了,之前的担忧和期盼化作了巨大的喜悦洪流。

“六十二块……再加上我的四十三块……”

田玉芬喃喃自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开始计算起来,“那咱家一个月就有一百零五块钱了!

这……这真是……以前在乡下想都不敢想啊!”

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眼圈微微发红。

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收入,在这个普通双职工家庭月收入七八十块就算不错、很多家庭只有四五十块钱收入的年代,绝对算是高收入家庭了。

这意味着,就算不考虑那些牛黄,家里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宽裕,再也不用像以前在乡下那样,为每一分钱斤斤计较,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为偶尔的人情往来而犯难。

甚至可以经常改善生活,多买点肉和细粮,给老人孩子添置些像样的新衣服,年底还能有些积蓄。

老太太更是双手合十,对着天空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哽咽: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我大孙子真是出息了!端上了国家的金饭碗,这下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老头子,你在天有灵,看到了吗?咱们阳家出了人物了!”

看着母亲和奶奶欣喜若狂、激动落泪的模样,阳光明心中也涌起一股强烈的暖流和深深的满足感。

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能过上安稳、富足、受人尊重的生活吗?

眼前这鲜活而真挚的一幕,正是他想要的回报,这种情感的连接,比他独自破解任何一个数学难题都更让他感到充实和幸福。

“好了,娘,奶奶,这事还没最终定下来,咱们心里先高兴着就行,也别到处去说。”

阳光明适时地提醒了一句,免得家人期望过高,万一最终有点出入会失望,也避免在院里过于张扬,引来不必要的关注或闲话。

“对对对,不说,不说。”田玉芬连连点头,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用手背擦了擦眼角,但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像阳光一样灿烂,“等正式通知下来了,咱们再……再好好高兴。现在先稳当点。”

老太太也重新坐下,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紧紧抓着孙子的手:“不说,不说。我老婆子心里知道就行了,我孙子有本事!咱们关起门来偷着乐!”

晚饭时,家里的气氛格外热烈,仿佛提前过了年。

田玉芬不停地给儿子夹菜,把鸡蛋都拨到他碗里,眼神里充满了慈爱、骄傲和一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老太太也时不时地看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自己吃得很少,却一直催促孙子多吃点。

阳珊珊叽叽喳喳地问着哥哥关于研究所的新鲜事,比如办公室的桌子大不大,有没有很多很多书,领导凶不凶等等。

阳光明挑了些能说的、有趣的事情讲给她听,比如研究所院子很大很安静,像公园一样,办公室窗户外有棵好大的梧桐树,上面可能有鸟窝,领导看起来很有学问等等,逗得小姑娘向往不已,嚷嚷着长大了也要去研究所工作。

一家人谈论着未来的生活规划,充满了希望。

田玉芬计算着:“一个月六十二块,加上我的四十三块,就是一百零五块。

咱们一家四口,就算在京都,这日子也能过得挺宽裕了。每个月除了必要的开销,还能存下一些钱。

以后珊珊上学、嫁人,光明娶媳妇,都有指望了……”

听着母亲已经开始规划那么长远的事情,阳光明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却感到十分温暖。

这种被家人需要、被家人寄予厚望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和选择都充满了意义。

“娘,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他给母亲夹了一筷子菜,语气平和而肯定,“您和奶奶就放心吧,以后啊,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享福,肯定享福……”老太太连连点头,“我现在就已经是在享我大孙子的福了!”

(今天只有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