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的全新架构,在李璘的强势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运转。
政事堂成立,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丞相走马上任,开始对整个大唐的行政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无数的政令从这里发出,传达到大唐的每一个角。
吏部颁布了新的官员考核标准,将“修为”纳入其中,一时间,天下官场掀起了一股修炼狂潮。无数官员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修为,生怕在新的考核中后于人。
户部的“资源司”在军队的护送下,进驻各大矿山,开始对大唐的战略资源进行全面的勘探和统筹。海量的财富,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库。
刑部的《仙律》草案也已拟定,对修士的行为做出了严格的规范,任何敢于以仙法挑战律法的人,都将面临裁决司的严酷审判。
兵部的“天策仙军”也开始了第一批成员的选拔,目标直指仙武院中那些心性、实力俱佳的优秀毕业生。李靖更是亲自操刀,为这支未来的王牌军队,量身打造了一套结合了兵法与修行的全新训练体系。
而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礼部的“封神”大计和工部的“天工院”成立。
袁天罡手持李璘赐予的“封神榜”,开始巡游天下。
他到的第一站,便是那巍峨耸立,被誉为天下龙脉之祖的泰山。
在万众瞩目之下,袁天罡设下祭坛,代天宣诏。
“奉大唐仙朝天帝李璘陛下旨意,敕封泰山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掌管天下山川地脉,享万民香火,庇佑一方生灵!”
话音刚,一道璀璨的金色神光自长安方向冲天而起,跨越千里,瞬间没入泰山之巅。
“轰隆!”
整座泰山剧烈震动,万丈霞光冲天而起,一股浩瀚无边的神圣威压,笼罩了方圆百里。
所有在场的百姓,都清晰地感觉到,这座古老的大山,仿佛在这一刻“活”了过来。
一个模糊而威严的巨大身影,在霞光中若隐若现,对着长安的方向,遥遥一拜。
“泰山……泰山显灵了!”
“是山神!是陛下敕封的山神!”
山下的百姓,无不骇然,随即爆发出惊天的欢呼,纷纷跪倒在地,顶礼膜拜。
泰山封神,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华山被封为“西岳金天大利顺圣大帝”,衡山被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大帝”,恒山被封为“北岳安天玄圣大帝”,嵩山被封为“中岳中天崇圣大帝”。
黄河被封为“黄河水德元君”,长江被封为“长江广源王”。
甚至,连长安城的城隍,都被敕封为“辅唐大元帅,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
一个由李璘亲自构建,完全服务于大唐仙朝的庞大“神道”体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
这些被册封的山神水神,他们的力量源于大唐国运和万民香火。大唐越强盛,百姓越爱戴,他们的神力就越强大。
他们不仅能行云布雨,调节气候,还能监察地方,惩恶扬善,成为了李璘掌控地方的又一重有力保障。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神位,皆由“封神榜”所定,李璘一言,便可剥夺。
这彻底杜绝了地方淫祠邪神诞生的可能,将所有的信仰之力,都牢牢地收归到了仙朝中央。
而与“封神”这种玄之又玄的举动相比,工部“天工院”的成立,则显得更加实际,也更加神秘。
天工院,设立在皇城之内,一处戒备森严的独立区域。
其院判,由工部尚书段纶担任。
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工院真正的掌舵人,是皇帝陛下李璘本人。
李璘从工部、将作监、仙武院,乃至全天下,召集了数千名最顶尖的工匠、算学家、阵法师、炼器师。
这些人,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的是崭露头角的少年天才。他们被带入天工院后,便与外界彻底隔绝。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
人们只知道,海量的,从各大矿山开采出来的珍稀材料,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送入天工院。
而天工院,则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将这些资源全部吞噬,却没有任何产出。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陛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天工院,每天耗费的钱粮,都快赶上养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了!”
“是啊,听里面叮叮当当,日夜不休,也不知道在造些什么。”
“不会又是些华而不实的奇技淫巧吧?陛下可千万别学前朝炀帝啊!”
面对这些质疑,李璘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解释。
他只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天工院之中。
天工院,一号研究所。
这里是整个天工院最核心,也是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巨大的厂房内,灯火通明。
段纶和几十名最顶尖的匠师,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地讨论着。
那图纸上画着的,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结构复杂到极点的器械。
它有着流畅的金属外形,一个类似于枪管的结构,一个用于握持的枪托,还有一个奇怪的扳机装置。
最核心的部分,则是一组由数十个微符文构成的复杂阵法。
“陛下,这个‘能量激发阵’的结构,实在是太过精妙了!微臣等人研究了半个月,也才堪堪理解了其中三成的原理。”